时针倒转,把思绪调回到9月4日那个不算遥远的下午。教育部、研招网同时出炉了《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一纸令所有年考研er吃惊万分的《规定》,除了书面明确今年考研时间推迟至12月26~27日外,还强调了三个关键性的改革信息。
01
以金融硕士为代表的经济类专硕,命题权收归教育部考试中心。
02
调剂时,必须在相同或相近专业间调剂。
03
专硕不再按学科门类划线,而是按专业划线。
当大多数考生沉浸在“能比预想的多‘苟’一周”的想法中,尚德考研的专业老师们要借预报名开启的时候,再为大家深度剖析一番《规定》中涉及的改革信息和考研风向。《规定》中的各项寓意,究竟能给你的择校、备考注一记强心针?还是冷冻剂呢?
1
大环境:扩招方针不耽误越考越难
一张图,就能洞察:随着国家的发展、社会的长足进步,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十二年来接近翻3倍,近年增势更是逼近8万人每年。
当然,全球疫情引发就业难题一定程度上会导致起码3年的连续扩招,这是“因祸得福”,但社会呼唤人才迭代,机遇期待高端人才的趋势才是不可逆的“大环境”。
那么,招收的人多了,成功率就%大大提高吗?
ofcourse,NOT
以在职硕士专业中比较容易的管理类联考为例:
-国家线,作为全国统考最低控制分数线的参考,5年上涨15分,单科上涨达10分。(后文中将有专门对年分数线进行的剖析预测)在职考研已成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战场,对专科考生的限制、对专业科目不断丰富的考查,纵使扩招窗口不断出现,却不耽误考研的专业性、选拔性提高。
2
风格差之毫厘,命题差之千里
说到考研的专业性,《规定》中的这项新*不得不提:
经济类专硕(以金融硕士为代表共6专业)
命题权收归教育部考试中心。
:
过去,经济类专硕的初试科目一直有“两副面孔”。以中国人民大学为首有十多所学校初试考查一门叫《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编号)的试卷。份考卷于年开始试点,但绝大多数学校仍保留考查“数三”,而非;
根据《规定》的最新要求,该《综合能力》将不再采用联考的方式,而是把命题权收归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
统一命题后,虽然名义上仍允许各招生单位自主选择是否使用,但对照年《管理类专硕综合能力》由“联考”到“统一命题”的变化过程,相信绝大多数院校将会使用这套试卷。
也许,这是一条容易被“一眼略过”的改革*策,但从研究生考试改革的发展史看,这次命题权的移交十分符合历史规律:当年管理类专硕正是在连续试点了13年联考(~年)后,完成了命题权的变更。教育部收归命题权,为的就是进一步体现考试公平性。
比*策更重要的内容,往往没写在纸面上的部分。
从命题和考生角度看,命题单位的改变,意味着大概率不会沿续使用原命题组,命题风格、难度、甚至题型考点都可能发生明显变化。好在一般新命题组刚接手,命题的改变会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今年首次统一命题难度预计还相对温和。此外,原本不考而考数三的金融专硕考生们,也应相应增加对逻辑和写作科目的集中学习,以适应统考出题可能出现的方向变化。
3
志愿调剂:也有风云变化
《规定》要求:调剂时,必须在相同或相近专业间调剂。且如果调入专业(接收方)在初试中使用了统一命题的科目,想调剂的考生在初试中也必须考了此科目。
:
关于调剂的新规,考生也常常不够重视,毕竟谁都是充着第一志愿去努力奋斗的,谁也不喜欢在面临挑战之前就退而求其次。
但细看这条新规,实际上它和考试命题权的问题有一定的逻辑联系。也就是说,教育部收归命题大权,恰恰利用了调剂阶段的新规则,倒逼招生单位选用统一命题的试卷。如果某招生单位拒绝新而继续采用自主命题或大家较少采用的命题试卷(比如非考数三),该校的考生大概率在调剂时“无路可走”,无法录到学校。久而久之,影响考生在报名时的选择。《规定》*策中的两大创新,都体现着标准化的力量。
4
管联考:7大专业线首次“分家”
专硕不再按学科划线,而是按专业划线。
如管理类专硕,七个专业将分别划线。
:
这一*策的出台在情理之中,从7月份举行“研究生教育工作作会议、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时所强调的研究生教育改革方向中即可见端倪——“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调整、进一步优化考试招生制度、注重分类培养”。
专业调整、分类培养。字眼中反复提示着我们,以专业实践能力为指向培养的硕士生,需要进一步提高专业能力,发展得更有特色。《规定》中直接以管理类专硕作为新*策的举例对象,更是充分说明了管理类联考招生工作,对新*的期盼。
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旅游管理硕士(MTA)、工程管理硕士(MEM)4个项目均要求考生必须有本科三年、专科五年、硕士两年及以上的工作经验。而会计、图书情报、审计,则是有大量应届生参加(其中头一年考全日制失败,二战转战的有经验考生比例很高),他们的考试能力远超在职考生,自主划线院校动不动就得以超过国家线40分以上进行录取。在新规的加持下,这几个专业极有可能单独划出截然不同的复试线,方向自然是大大走高。
而MBA、MPA、MEM以及MTA,此类报考人数多且有在职年数限制的项目(截止年9月专科毕业5年,本科毕业3年),一直以来是以34所高校自划线+其他高校按国家线标准进行复试录取的形式进行招生,在年,各专业国家线有一定概率在年的基础上视情况出现2-5分的下降。
EMBA作为工商管理MBA项目中的一部分,考生平均年龄偏大,应试能力整体相对薄弱,从历年自划线院校数据来看,其专业分数线降低的可能性也相当大。
考研的分数线划定是门艺术。既要对考生设定一个门槛,保障研究生教育的稀缺价值,又必须兼顾硕士单位招生与报考的供求关系,解决新开招生单位生源少难生存的种种问题。
在以往“一刀切”的国家线下,最终划出的分数线只好“就低不就高”,优先确保“应试水平相对较弱的在职人员获得入学机会”。因此,管理类专硕分数线常年在~之间,始终是满分的60%水平(不及格),这个分数线对以应届生为主的MPAcc、审计、图书情报三个专业不仅意义不大,甚至让社会产生了一种“管理类联考很‘水’”的错觉。
回看年,管理类专硕在疫情的扩招背景下,却仍统一划出11年来最高分——分,令所有考生惊叹,没有自主划线权的院校只能“望‘线’兴叹”。
而此次《规定》将划线标准下沉至专业,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不二良方。可以预见,MPAcc等三个专业的总分国家线完全有理由上调达到分左右,满足非全日制硕士教育提高门槛的要求;更高的分数线还能减少复试人员压力,让更多人及时进入调剂市场完成吐纳,让调剂市场更活跃客观上就是让报录比提高。
同时,以MBA等四个在职考生为主的专业可进一步降低分数线,也为非自主划线的“”或“双非”招生单位带来更多生源和生存机会,岂不快哉?
5
谁是改革赢家?
总的来说,《规定》的出台带来的是一个十分积极的信号:教育部对于研究生招生改革长期经验积累后已有深入的思考和积极的动作。而对于广大考生、特别是在职考生而言,这次改革的利好远大于利空,结合着扩招、调剂、分数线划分*策的执行,更多的选择机会和更高的上岸成功率将摆在面前。
未来3~5年,在国家*策的驱动下,考研的发展将进入快车道。“硕士”二字也将成为市场、职场、就业的必要背书。那么,一个迟早要获得的生存发展要素,老师倾情建议你,为自己创造成功条件,抓住先手机遇。
往期回顾:
管理类联考
“百日五星”冲刺备考!全国所高校最新考研难度排行榜百日冲刺·破茧成硕
让我知道你在看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