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友谊关自驾到乐业,要经过巴友,广昆,银百几段高速公路,途中经过靖西,大新,看到很多的隧道名和地名,很有意思,其中“那”和“弄”字出现的频率很高,比如,弄轻弄王那内那亩那丽弄衣弄怀那现那峨弄岗那慕那立那豆。
这引起我的好奇心,不禁想探究一番。
原来,“那”是广西壮话里的音译词,最原始的意思是"水田",后来泛指农田和耕地。在古壮人的语言中,母亲为“那”。因为古壮人认为田地像母亲一样养育着他们,因此,他们也将田称为“那”。像广东吴川地区现在仍有人称母亲为“那”。当我们打开亚洲地图就会看到,在珠江水系流经的地带,都分布着许多冠以“那”字的地名,其中又以桂西的左右江和邕江流域最为密集。靖西大新“那”文化历史悠久,稻作文化遗存丰厚。人们视“那”为最宝贵的财富,将“那”文化融入到劳作和生活之中,以田定居、以田论人、用田取名、为田设神,衍生出与土地有关的地名。
“弄”字地名则在河池、百色等地频现。意为石山间的平地。在广西河池、百色等壮族人民聚居的岩溶地貌区,石山间的平地十分常见,也只有这种平地才适宜居住、耕种。因此“弄”字地名十分普遍。由于壮族都是用汉字记音,不同的地方的壮族受认知及喜好等因素的影响,在选用汉字上,出现用不同汉字来记录石山间平地这种地貌的情况,因此,”弄“字地名有时又写作“隆”“龙”“陇”等
天阴,所有图片都是冷色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