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张文卉
7月21日,在位于大新县的广西恩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一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冠斑犀鸟新成员亮相。年,一对冠斑犀鸟在保护区内一处石灰崖上筑巢后,5年内孵出5窝冠斑犀鸟,成为广西的“明星鸟”。目前,该保护区的冠斑犀鸟数量达到11只。
冠斑犀鸟幼鸟飞出鸟窝。韦忠新摄
冠斑犀鸟新成员加入
“明天就该出巢了。”7月20日,广西恩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护林员韦忠新告诉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他已经等待了60多天,目标就是30米外、高20多米的悬崖峭壁上冠斑犀鸟还未开封的窝。
年,韦忠新第一次拍摄到冠斑犀鸟在这里的石灰崖上筑巢,此后的每一年,这对冠斑犀鸟都会在相同的地点繁育雏鸟。今年4月初,这对冠斑犀鸟再次清理了巢穴,开启第五次育雏。
冠斑犀鸟幼鸟在飞翔。韦忠新摄
一夫一妻制的冠斑犀鸟,又被叫做“爱情鸟”。它们的育雏方式有点特别,会用泥土封好门洞,留下雌鸟待在巢中负责孵化和照顾幼鸟,仅留一道小口子用于投喂食物。此后,雄鸟每天寻回食物投喂雌鸟及幼鸟。等幼鸟羽翼丰满,雌鸟才会带着它破巢而出。
连续监测了5年,韦忠新已经非常了解冠斑犀鸟的育雏习性。果然,7月21日,一只冠斑犀鸟雏鸟胆怯地伸出头,好奇地打探洞外的世界,随即跟着它的母亲飞向旁边的大树。
至此,广西恩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冠斑犀鸟,从去年的10只上升到11只。
护林员扛起相机做鸟类监测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在整个广西的西南部,冠斑犀鸟是常见的鸟类。由于栖息地不断被蚕食,冠斑犀鸟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到了年,数量下降到只以下,保护等级也由原来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升级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冠斑犀鸟幼鸟栖息在树上。
韦忠新说,他小时候经常看到这种鸟,但并不知道它们叫做冠斑犀鸟。因为经常发出“呀克、呀克”欢快响亮的叫声,所以当地人将它们称为“喏咔咔”(同音译)。在跟观鸟爱好者聊天的过程中,他才知道,原来“喏咔咔”就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冠斑犀鸟。
在保护区的支持下,韦忠新第一次扛起相机,肩负起寻找冠斑犀鸟的任务。年,韦忠新终于在这处悬崖上发现了冠斑犀鸟的踪迹,此后每年持续监测。
村民和冠斑犀鸟成为朋友
韦忠新告诉记者,他发现这群冠斑犀鸟会分成两拨在保护区核心区附近活动、觅食,一般老的冠斑犀鸟带着雏鸟为一拨,其他兄弟姐妹为一拨。“它们现在不怕人,会在村子周边转悠,这里人人都认识它们。”
五年来,广西恩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附近的村民视这群冠斑犀鸟为朋友。“隔两天不见,就会有人问我,鸟去哪里了?”韦忠新说,村民将它们视为村里宝贵的财富。
记者了解到,目前已有公益组织在村屯成立了“鸟咔咔”自然学校,开展研学活动。韦忠新也会带着孩子们一起,通过望远镜和相机,探寻冠斑犀鸟的世界。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黄秀宁陈诗圆
校对:黄少华
责编:杨波
审核:刘飞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