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新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南山区大新小学悦动美探路新课改,
TUhjnbcbe - 2024/9/1 16:34:00
年4月,国家正式发布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和新课程方案。今年5月,深圳市南山区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后发布“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创新行动计划”“创新行动‘1+5’系列实施方案”。大新小学紧跟南山区新课改先行探索步伐,在党支部的引领下,教学部门全体行政全面部署、全力推进,第一时间强化顶层设计,制订《大新小学新课程改革创新行动实施方案(—)》(下称“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围绕“办一所童心悦动的幸福学校”办学愿景,构建起“悦·动·美”新课改系统工程。目前,已有两项新课改课题获得市级、区级课题立项。“三年行动实施方案重点推进教师培训、素养课堂、学业质量评价等内容,力求产出各学科新课改成果,凝练各学科课堂教学创新的实践范式。”大新小学校长表示,学校多年来积极践行新课标教育理念,此次在新一轮课改下,着力打造“悦·动·美”课改体系,将推进师生全面深度学习,进一步擦亮大新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品牌。“悦·动·美”融日常,素养课堂百花齐放深化新课程改革的突破点在课堂,推进育人模式的创新必然要聚焦课堂教学改革,必然要打造高效课堂。如何抓住课堂这个“牛鼻子”?大新小学通过“悦·动·美”素养课堂来落实新课改理念。何为“悦·动·美”素养课堂?“悦”是课堂教学理念,教师要寓教于乐;“动”是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过程要体现师生双方的“主动”“互动”“灵动”;“美”是课堂教学追求,教师要引领学生认识美、探究美、创造美。具体怎么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同步匹配的《大新小学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培训方案》就提出围绕新课改,对全校教师、科组骨干教师、学校领导团队进行全员式、提升型、针对性培训。培训方式包括专家培训与研讨、专题讲座、名师示范课、听课评课等,其中,“课堂文化节”成为大新小学的有力抓手。作为学校的传统,课堂文化节如今已经举办了十届,早已成为学校教师提升课堂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课堂文化节开展包括专家示范,听课评课;青蓝结对,互学共长;集备教研,以赛促长;理念先行,赛教学设计;全力以赴,赛现场课;分层创新,赛作业设计等六大活动。在第十届“课堂文化节”系列活动之青年教师赛课中,学校参赛教师以教研组集体备课为依托,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反复磨课、评课,构建“悦·动·美”素养新课堂气氛浓厚,呈现的课堂更是百花齐放。如语文课《“诺曼底号”遇难记》,老师通过梳理情节,渲染场景,层层设疑,引导学生真切感受哈尔威船长的可贵品质。学生的思辨能力及语文核心素养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数学课《小兔请客》,教师通过让学生摆小棒和拨计数器的方式来思考整十数相加、相减的算理,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探索数学的奥秘。英语课《TheFourSeasons》,老师大胆创新教学方式,融入了各种歌曲和视频,带给学生丰富的视觉和听觉享受,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音体美等学科老师聚焦核心素养,赋能高效课堂,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和提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力打造“悦·动·美”素养课堂新样态。通过一系列教研、赛课、评课,大新小学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悦·动·美”素养课堂教学模式下,形成了人人参与人人思考的正向课堂氛围。“小课题”作推手,创建特色教育品牌《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年版)》中明确指出,要探索大单元教学,积极开展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为打造形式多样的学科融合,作为南山区博物馆课程基地学校之一,大新小学以校本课程为载体,结合独特的环境与资源优势,走出了校本课程研发特色之路。“让南山的博物馆成为你‘好奇心的陈列柜’,让文物古迹成为你学习的‘新路径’”……翻开大新小学《博悟南山》校本课程上册,图文并茂的设计让人眼前一亮。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校本课程分上中下三册,分别对应六个年级,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认知及心理发展水平,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组织学生完成不同博物馆的学习活动,其中,一、二年级设计古越青铜、南头古城课程;三、四年级设计海上丝绸之路、城区移民史课程;五六年级设计春天的故事和当代南山课程。今年5月,大新小学博物馆课程项目小组展示了两节精彩的《青铜器》课例。语文老师引导学生借助青铜器文化,感知汉字的演变历史,加深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随后,美术老师培养学生辨识青铜器的器型和纹饰的能力,组织学生借助生活物品开展小组合作创意实践,促进文化自信和文化传承。如今,博物馆课程已经成为大新小学课程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丰富多彩的博物馆课程与活动感染着大新的学子们。在潜心打造博物馆课程品牌的同时,大新小学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从劳动通识课堂打造具有大新特色的劳动自理、劳动自立、劳动自强校本化劳动课堂;以传统文化、志愿服务、创新劳动为主题,积极创建特色劳动教育品牌。其中,《劳动自理》为1—2年段课程,课程设计重点覆盖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两大任务群;《劳动自立》为3—4年段课程,课程重点覆盖传统工艺制作、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农业生产劳动四大任务群;《劳动自强》为4—6年段课程,课程重点覆盖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四大任务群。为深入落实多学科在劳动教育上的融合,学校创新成立劳动核心教研组,核心成员由劳动、语文、音乐、美术、道法、综合实践等学科骨干教师和班主任组成。劳动课程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基。“大数据”为平台,形成多元评价体系众所周知,学业质量评价是检验课程实施质量的晴雨表,只有做好做实学业质量评价,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地才有保障。大新小学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学业质量评价改革,长期坚持每学期开展各学科展示性评价活动、专家领航进课堂活动等,秉承“立足核心素养,促进全面发展”理念,不断完善学业质量评价体系。学校制定、完善《大新小学义务教育学业质量评价实施方案》,各科组制定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方案和评价体系,研讨评价项目、内容和标准等,同时,以年级为单位制定大新小学学业质量评价手册。各学科根据新课标强化学科实践和综合答辩,如数学科组开展问题解决、数学展讲、图形设计、栽蒜苗等项目;科学开展实验操作、动手制作等项目。从语言运用、审美创造、思维能力、运动能力、行动修养五大核心素养全学科覆盖对学生进行学业水平评价,力求做到从不同维度给予孩子更客观的评价。当然,深化学业评价改革,不能仅仅依靠学校和教师的单打独斗,还需要强有力的专业支持。为此,大新小学将依托智慧数据,进行系列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业评价设计,将“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教学决策—发展措施一师生成长”串联起来,形成更科学、更完整、更紧密的多元评价体系。首先是伴随式记录学习过程数据,通过统一平台和多样技术,记录课堂学习状态,一人一账户,伴随式、自动化记录学习过程数据。其次是建设“学生云”。开展智能化学业质量评价,即打破数据壁垒、加强数据间的互联互通,如学业水平数据、学习经历数据、学习状态数据等。结合新课改精神,定期进行基于课程标准、服务学生发展的智能化学业质量评价。基于云服务,大新小学积极探索实现个性化教学资源推送,根据学业质量评价的结果,确认针对全体的统一需求、针对部分的共通需求和针对个体的特殊需求,共同推动学习者的可持续发展,让评价真正满足学生个性化、多元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育人为本,学为中心,方式一变天地宽。从变革课堂教与学的方式,到创建特色课程体系,再到探索适应新课程的评价体系,大新小学正以“悦·动·美”为依托,大步走在新一轮课改的大道之上。徐峰梁伟莲李孟夏余光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1
查看完整版本: 南山区大新小学悦动美探路新课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