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在困境中艰难航行3年的海航迎来大变局。
年2月29日,海航集团公告,应海航集团请求,近日,海南省人民政府牵头会同相关部门派出专业人员共同成立了“海南省海航集团联合工作组”。联合工作组将全面协助、全力推进集团风险处置工作。与此同时,集团进行了董事会改选,陈峰仍然担任董事长。
这一由政府牵头的针对海航的动作,被外界解读为盛传已久的“接管”。
海航集团在声明中表示,自年末爆发流动性风险以来,在各方支持下,海航集团积极开展“自救”,但未能彻底化解风险。受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影响,流动性风险有加剧趋势。
声明中所指的“流动性风险”,在海航集团及海航系公司的财务数据中得以体现。根据最新的海航集团年半年报数据,海航集团借款总额为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亿元,比年初增加5%,而海航集团上半年流动比率只有%,与年底持平;现金、现金等价物及短期投资额为亿元,同比减少60.7%。
事实上,资金链困境已持续多时,过去两年,“海航系”屡屡出现债务违约的情况。继年大规模去杠杆以来,这一万亿民航巨头快马加鞭处置多项资产。即便如此,资金缺口仍未能填满。在新京报记者此前的调查中,迟发、缓发工资等情形也被证实。如今,新冠肺炎的暴发,又对民航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将流动性本身就非常紧张的海航集团推向了更加凶险的境地。
航业内专家綦琦认为,政府介入将有利于海航集团稳定,而对于海航的经营而言,政府介入相当于给其相关业务进行背书,“肯定是利好”。
流动性危局
2月29日,海航集团官宣,应海航集团请求,近日,海南省人民政府牵头会同相关部门派出专业人员共同成立了“海南省海航集团联合工作组”。联合工作组将全面协助、全力推进该集团风险处置工作。
海航集团在声明中称,自年末爆发流动性风险以来,在各方支持下,海航集团积极开展“自救”,但未能彻底化解风险。受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影响,流动性风险有加剧趋势。
海航集团的流动性风险在疫情下遭到加剧,但该集团陷入流动性危机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年末,海航集团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及其他流动负债合计.97亿元,货币资金.47亿元,资金缺口.5亿元。
然而,据海航集团的年半年报数据,截至年6月末,海航集团借款总额为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亿元,比年初增加5%,而海航集团上半年流动比率只有%,与年底持平;现金、现金等价物及短期投资额为亿元,同比减少60.7%。
在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三大现金流量净额中,其数据亦并不理想。对比年同期,海航集团以上三大现金流净额分别为.63亿元、81.09亿元、-.81亿元,经营活动及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下滑36.95%、88.58%,现金回笼能力进一步下降。半年报也显示,由于出售部分子公司及业务,海航集团在年上半年旗下几乎所有业务板块的收入和成本都滑坡明显。
年,海航集团频频“命悬一线”。
当年3月,37亿元的“16海航01”债券未能按期兑付,相隔3日后才完成,构成技术性违约;7月,15亿元的“16海航02”债券再次构成违约。
除了集团层面,“海航系”公司也频频爆出债务违约。
据媒体报道,年11月,“海南航空3期BSP票款债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未兑付ABS回售本金;同在11月,海航控股大股东大新华航空有限公司10亿元私募债“16新华航空PPN”被曝违约。
年12月12日,海航控股二股东海口美兰国际机场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召开了“19美兰机场SCP”持有人大会,对此债券的利息和本金支付进行了商讨,最终通过了现在支付利息,延期天兑付本金的方案。
此外,从年底开始,海航集团的工资开始延迟发放。有海航内部员工对记者表示,自己到年5月中旬,仍未收到4月工资。
年1月,新京报记者曾走访调查位于北京的海航系旗下公司,有内部员工当时曾告诉记者,集团内部架构变动巨大,“重点留下两个主业,一个航空,一个旅游,此外除了必要的保障部门,剩下的‘全部砍掉’”。在业务版图缩减的同时,当时海航系内部已开启员工的“内部优化”,也即减员,许多员工在尚未拿到补偿的情况下被裁员。
好在,年12月24日,备受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