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曾经熙熙攘攘的贸易集散地,到传统古朴的骑楼街,再到现在潮流的商业步行街,大新路,仿佛从未停止过前进的脚步,它见证了新会近代商业的发展和变迁。
走在这样一条喧闹的步行街上,我们很难找到一些关于历史的踪迹。沿着街道一直走下去,店铺一间接着一间,以服饰店居多。旧时的仁寿广场不讲究名牌,十几块钱就能买到一件衣服,引诱得年轻靓妹没钱也三天两头来转一下。有时,还能看到手拿各式玩具的商贩,也能听到年轻朋友意外相逢的惊叫声。在形形色色的人群中,你还能见到眉目慈祥的老人在慢慢踱步,他们一脸平静地享受步行街的喧闹和繁华。
店铺融合了中西文化建筑风格
在大新街两旁,最吸引眼球的算是中西风格融汇的骑楼建筑,粉*、粉绿、粉蓝的主色调,外墙装饰非常讲究,除了龙凤、麒麟外,还有山水画和人物画,走廊里的装饰图案多为西洋浮雕,镶着五彩玻璃的门窗亦颇具特色,有的上圆下方,有的呈菱形。仰望房顶,造型也很别致,类似牌坊,有尖有圆,有的还有石狮子、神仙雕像等点缀其间。
如今的大新路,很难寻觅历史老街的味道,街的东端入口是华侨大厦,旁边的肯德基,还有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等业态于一体的星汇广场,再加上形形色色的品牌服饰店,这里成为新会年轻人最爱的购物街。
大新路旧貌(翻拍)
明万历年间(年)的地方志记载,大新路的旧名是“东隅街”,原是城外的“湖田”,后来由于交通方便,这条“十字街”变为“十字市”,附近西南各方的农民出城,都要经过这条路,后来铺户逐渐增多,便变成了繁华的街道。
“大新”的名字首次出现,是在清乾隆年间(年)出版的地方志上。当时经过一场火灾,西边的铺户化为灰烬,后来重建铺户,面貌焕然一新,东面一端仍叫东隅街,西边一端名为“大新街”,后来又统一名为“大新街”。
到了陈济棠时代(20世纪初),新会社会相对稳定,不少商人、华侨为了建店铺,都凑钱修马路,一座座中西合璧的小洋楼连在一起,形成一条余米长的新路。于是“大新街”逐渐成了会城的中心地段,有书摊、印务局、银号、照相馆、食馆等,是全城最具特色的商业街。
老街记忆茶楼食肆层比比皆是
旧时会城流行一句俗语:“人生勿近何安兴,识饮识食叙宾亭。”叙宾亭是宣统年间会城最早最有名的茶楼,位于大新路旧冈城酒家附近。
骑楼、葵树、年轻人,是大新路不变的主题。
老一辈的会城人都能回忆起叙宾亭的面貌,赞其建筑“算一流”。据说这茶楼有“三招”:水、点、雅。“水”是注重“山水名茶”中的“水”,泡茶用的水,必须是炼丹井或惠泉井的水。“点”是注重“名师美点”中的“点”,点心必须经名师精制,且常吃常新。“雅”是注重“环境幽雅”中的“雅”,茶楼装修得古色古香,墙上挂满字画,环境高雅,原冈州中学校长李淡愚曾为其题额“盆允城中第一楼”(“盆允”是新会古名)。
除了叙宾亭之外,当时的大新街还有钖家饭店、鸿记面家、聋耳如粥店、新雅园西餐、潮记糖水店等食肆,比比皆是,真像一条食街。如今,叙宾亭茶楼已成了遥远的记忆,曾经喧闹的茶楼食肆也已永远定格在上个世纪,成为人们渐行渐远的模糊记忆。
“新时代”照相馆曾风光无限
作为当时商贾云集的商街,大新路商号遍布,钟表、珠宝、杂货等商品应有尽有。这里不得不提几乎所有会城人都知道的“新时代”照相馆,当时,照相是一件十分时髦、新鲜的事,因此生意十分兴旺。
据新会老摄影家苏炎煊回忆,“新时代”照相馆的前身为上世纪40年代的双真阁,是新会最老的照相馆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双真阁”更名为“新时代”,因其技术较好,不少新会人都喜欢到那里拍照。上世纪50年代末,“新时代”还成功举办过贺龙、罗荣桓等名人视察新会图片展。但是,曾经风光了半个多世纪的老字号,在数码浪潮的冲击下,不得不搬迁和改名,令熟知其历史的人惋惜不已。
何记商店,见证了大新路的百年风云
在大新路上,还有一家不起眼的小店,叫“何记商店”。店铺虽小,却经历了百年风云,从民国到日据时期再到新中国成立,小店几乎浓缩了大新路的商业史。店主何尹南是“何记商店”的第三代传人。这家店铺是何尹南的爷爷从别人手里买来的,本世纪初开了钟表店。日本人占领新会后,钟表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何尹南的爷爷改卖跌打损伤药。上世纪60年代店铺被收归*府,售卖漏勺等厨房用具。
大约在上世纪80年代末,*府鼓励私营发展经济,何尹南又申请将这家店铺要了回来,继续经营爷爷的老本行钟表。因为熟人生意多,何记钟表一直以质量好闻名,很多新会人都有到何家购买钟表的记忆。
新会旧市府曾承载新会的风云过往
据新会本地学者介绍,原位于大新路50号的新会旧市府所在地,曾经是冈州中学旧址,创办于年的冈州中学,是新会最早的中学之一。同时,它还是大新路的开发者、明代陶鲁的故宅,也是清代冈州书院和西南学堂的遗址所在地。
年4月底,江会区*事管制委员会从江门迁到会城大新路原冈州中学办公,新会县人民*府也同时迁此办公,冈州中学则停办。随后,这个地点见证了新会区撤县设市的历史。
0年,大新路被打造成商业步行街,旧市府前座也被改作太古商业城。而如今,旧市府地段已被规划成为商业用地。
骑楼上“文明书局”的字样已经被无情的岁月湮没
辛亥革命开始时,何琴樵约同施见三、郑德如,在新会合办一份报纸。县长李孟哲(原来做过记者)提议将报纸定名为《新会醒报》,取唤醒民众的意思。民国元年(年),《新会醒报》正式诞生。
为解决资金问题,何琴樵等人集资,到广州买来印刷器材,组成印务局,在大新街(今新华书店)开业,并取名“文明书局”。他们每天编好稿件,送到江门印刷店代印,然后取回发行。因来往费时,无专人校对,错漏常见,何琴樵等人又筹款购买印机铅字,在宜民桥设“文明印务局”以便自行印刷,就近校对。
除了印报纸外,文明书局还编印一些初级读物,如《简明珠算》、《趣味诗歌》、《解字善本》等,很受民众欢迎,曾远销至广州、上海等地。从此,文明书局在葵乡萌芽,茁壮成长……
当时,新会文化界著名人士何琴樵、施见三、李淡愚、林仲肩等经常在文明书局相会,而且有很多教师和文化工作者每日川流不息地集中来往,有人称它为“文化界的会馆”,新会教育界权威谭仲鸾先生,更称它为“新会的商务印书馆”。
来源:新会旅游
◆◆◆
美食?旅游?爆料?优惠?潮流in五邑衣食住行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