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实现GDP同比增长0.3%,率先实现由负转正;新增项自贸区制度创新成果,营商环境在世行体系下模拟排名全球第24名;中科院明珠科学园、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加快建设……
9月8日,南沙区委三届十次全会暨南沙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工作委员会年第二次工作会议召开,一组亮眼的数据让南沙发展备受期待。承载国家新区、自贸试验区和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等多重国家战略的南沙,如何在全面把握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担当表率?
区委全会提出,要在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在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中勇挑重担、引领示范,在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中赛龙夺锦、换道超车,加快提升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功能,努力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在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中展现南沙担当。会议还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八条措施》。
区委全会提出聚焦新格局、培育新动能、塑造新优势,南沙要塑造哪些优势?记者梳理发现,包含着力塑造科技创新、产业链集群、营商环境、资源配置、城市功能品质、区域合作6大新优势。
开放
打造链接“双循环”的重要枢纽平台
近日,一则消息在保税产业界激起了“千层浪”。国务院批复同意广州南沙保税港区转型升级为广州南沙综合保税区。“我们看中的就是南沙保税港区物流运输方便快捷,同时可以叠加自贸区的新*策。海关‘仓储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制度就在帮助我们节约仓储和物流成本的同时,为我们扩展更多业务形态奠定了基础。”广东卓志集团报关部经理杨海明说。南沙提出在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综合保税区是一个抓手。作为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桥头堡、泛珠地区联通国内外的重要门户,南沙能够通过深入推进自贸区制度创新、要素市场化配置、与港澳规则衔接等重大改革开放举措,打造链接“双循环”的重要枢纽平台。“与保税港区相比,综合保税区的业务范围更广,自由便利度更高,开放程度也更高。”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表示,有了综合保税区这一载体,广州开放型经济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加上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优势,可以充分利用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努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会议提出,要着力塑造营商环境新优势,打造自贸区制度创新高地,推动与港澳规则衔接、深度合作,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快打造深化改革开放新标杆。8月30日,第二届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高峰论坛发布了《年中国城市营商环境发展评估报告》,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荣获“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十佳产业园”,这是南沙深化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此前,南沙进行模式创新和监管的项目全球优品分拨中心,落户海南洋浦,通过搭建开放性的数字服务贸易平台,为跨境相关产业和服务商便利对接自贸港*策,服务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积极推动“港湾联动”,紧紧把握海南自贸港建设战略机遇,打造海南自贸港与大湾区对接联动先行区,也成为南沙的目标。南沙正通过有机融合运用全球溯源中心、全球优品分拨中心、全球报关服务系统三大创新项目,率先打造国际贸易数字化创新平台,力图探索出一条具有南沙特色,对标国际自由贸易港的贸易规则体系之路,打造链接“双循环”的重要枢纽平台。合作
推动环内湾都市圈加速融合
南沙客运港往返深圳机场码头航线首航、南中高速开建、新建深圳至江门铁路开工,一段时间前,南沙在3天内迎来大湾区三大重点交通项目。粤港澳大湾区高端要素与创新资源正不断向环内湾集聚,一个环内湾都市圈呼之欲出,珠三角的城市格局迎来重大变化。会议提出,在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中勇挑重担、引领示范。着力塑造区域合作新优势,深度融入“一核”建设,更好服务“一带一区”,引领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目前,珠江两岸共规划建设的12条公路铁路跨江通道中,有7条和南沙直接关联。南沙正紧紧抓住“双区”建设、“双城”联动重大机遇,加快打造大湾区“半小时交通圈”,着力强化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和科技创新功能,打造区域发展新引擎。以加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核心承载区建设合作为例,广州南沙将充分依托前海金融机构集聚的优势,加强海洋金融与科技创新资源对接,鼓励前海金融机构支持南沙涉海企业发展。而南沙将支持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等在前海设立海洋科技研究机构,共同打造国际一流的海洋金融与海洋科技创新中心。会议还提出,要着力塑造科技创新新优势,实施重大科创平台驱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建设国际化人才特区,加快建设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主要承载区。着力塑造资源配置新优势,加快建设国际航运枢纽、新型国际贸易枢纽、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加快提升门户枢纽核心功能。站在更高的起点,南沙正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契机,深度参与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推动“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生态优化、人才支撑”的全链条创新发展,加快建设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支撑、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枢纽节点。今年南沙两会同样提出,要突出创新驱动,实现高新技术企业超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超47%,RD占比从年的3.46%提升到3.8%。如今,南沙已初步构建了涵盖各种类型、不同层级机构的金融生态圈,金融产业体系正在不断夯实,一批创新型的金融重大平台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地发展壮大引人注目,国际金融岛、国际风险投资中心、汇丰全球培训中心等多个具有国际化水平的金融服务平台正加紧建设中。南沙国际金融岛项目示意图
创新
推动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提速发展
8月29日,广汽丰田新能源车产能扩建项目二期动工仪式在南沙区举行。该项目占地面积74万平方米,达产后将每年贡献在地产值亿元以上。此前的一天,南沙区在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暨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动工活动中,签约动工项目共个,涉及总投资亿元,达产营收/产值亿元。涉及领域包括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项目、生物医药、高端制造、总部经济、科学创新及人工智能、文创教育、都市消费和现代农业等方面。当前,南沙经过多年发展,产业基础不断夯实,但经济规模偏小、产业新动能不足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会议提出要在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中赛龙夺锦、换道超车。要着力塑造产业链集群新优势,推动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提速发展,促进新兴产业链式发展,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和服务保障,加快打造大湾区现代产业新高地。新经济是南沙的产业发展导向,科技、人才、资本等资源要素是南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上月,聚焦实施信息基础设施、人工智能、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智慧充电设施五大专项工程的南沙数字新基建20条正式发布。计划提出到年,全区建成泛在互联、高效智能、管理精细、利*惠民的数字新基建设施及相关应用,采用新模式、建设新内容、解决新问题,在全国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自贸区经验,打造全国数字新基建典范。今年,南沙区计划建设62个新型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亿元。这其中,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海芯中国区总部及集成电路研发生产基地项目、新建深圳至茂名铁路深圳至江门段(广州段)等项目都将成为南沙参与城市竞合的重要平台与抓手。仔细分析南沙的产业构成,我们可以看到,1—3年,南沙有望再造一个新千亿产业集群的新能源汽车产业;3—5年,人工智能产业在南沙能趋于成熟;5—10年,生命健康产业的发展在南沙能初见成效。梯度布局让南沙的发展速度与质量可以相得益彰。南沙着力塑造6大新优势
着力塑造科技创新新优势。实施重大科创平台驱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建设国际化人才特区,加快建设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主要承载区。着力塑造产业链集群新优势。推动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提速发展,促进新兴产业链式发展,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和服务保障,加快打造大湾区现代产业新高地。着力塑造营商环境新优势。打造自贸区制度创新高地,推动与港澳规则衔接、深度合作,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快打造深化改革开放新标杆。着力塑造资源配置新优势。加快建设国际航运枢纽、新型国际贸易枢纽、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加快提升门户枢纽核心功能。着力塑造城市功能品质新优势。坚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先行,大力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狠抓城市更新九项重点工作,促进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绿色智慧宜居广州城市副中心。着力塑造区域合作新优势。深度融入“一核”建设,更好服务“一带一区”,积极推动“港湾联动”,引领带动区域协调发展。内容来源:南方+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