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新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省公交建集团在大新总承包项目举办甘肃交通
TUhjnbcbe - 2021/2/4 15:09:00
北京医院治疗皮肤病 http://m.39.net/pf/a_6171978.html

为深入贯彻省委省*府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全力冲刺打赢脱贫攻坚歼灭战,充分发挥交通运输行业在就业扶贫、产业扶贫和消费扶贫方面的带动优势,甘肃交通消费扶贫平台建设推进会暨“公交建扶贫车间”交流会于年6月20日上午在甘肃路桥建设集团第五分公司大新总承包项目劳务技能培训基地成功举办。省交通运输厅及相关单位、民进甘肃省委员会、农工*甘肃省委员会、省公交建集团所属各企业各项目公司主要负责人、临潭县委县*府主要领导及相关部门、省交通运输系统驻临潭相关村帮扶工作队第一书记、甘肃电视台等主流宣传媒体近余人参会。会议由由省公交建集团*委副书记张肃*主持,省交通运输厅*组成员、副厅长王贵玉出席并讲话。

会前,省公交建集团总经理、*委副书记杨重存和临潭县委书记高晓东共同为大新总承包项目“公交建扶贫车间”技能实训基地、临潭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业技能培训中心揭牌。参会人员观摩了大新项目“公交建扶贫车间”技能实训基地。在基地信息平台展示区与省公交建集团所属敦当项目、二车项目等扶贫车间视频连线,并听取各扶贫车间建设情况汇报。随后实地观摩了大新总承包项目钢筋加工和梁板预制扶贫车间和中海油扶贫车间。

会上,举行了大新项目、卓合8标与当地产业合作社消费扶贫认购仪式;省公交建集团派驻临潭县帮扶干部代表、大新总承包项目经理、大新项目公交建扶贫车间劳务带头人代表分别作了交流发言。会议最后王贵玉副厅长、杨重存总经理、临潭县委书记高晓东分别作了讲话。

王贵玉副厅长指出:当前脱贫攻坚到了决战决胜时刻,加之疫情影响,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还有许多工作需要更加精准高效的去完成,去要求;还需要花更多的绣花功夫,要认真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按照六稳六保工作要求积极推动就业扶贫工作,学习借鉴省公交建集团、省央企中海油的典型做法,积极做好劳务输转工作,帮助更多的贫困群众在家门口灵活自主就业,实现稳定增收脱贫,不返贫。

王贵玉副厅长要求:一是抓落实,对签订的共建共享合作的消费扶贫协议,要把协议的内容落到实处,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确保干一项、成一项、实一项;二是抓管理,要建立健全扶贫车间各项相关制度,管好、运营好扶贫车间,真正把扶贫车间建设成为群众就近就业,务工增收的重要阵地;三是抓机制,临潭县县委县*府要紧紧依托扶贫车间的建设,做好劳务输出的服务组织工作,建立与企业长期合作的共建、共享、共赢的机制,各扶贫车间要做好与各*府部门的衔接,持续推进订单式劳务输出吸纳贫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增收;四是抓责任,省交通运输厅将发挥好牵头部门的作用,加强统筹协调,省直帮扶单位要履行相关帮扶责任,临潭县要落实脱贫攻坚的主体责任,拿出具体措施,推进就业扶贫工作的高质量落实,各驻村队、驻村干部要切实履行好职责,牢牢扛起职责和任务,勇于担当,继续奋进;五是抓衔接,收官之年面临疫情防控,任务艰巨,困难居多,我们要按照“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完成剩余的任务,积极探索建立扶贫长效机制,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的衔接与融合。要以这次现场交流会为契机,发挥扶贫车间优势,强化扶贫责任,带动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依托小车间,助力大扶贫。以快马加鞭状态,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交一份让*中央放心,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

杨重存总经理强调:一是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充分认识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紧迫性,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围绕3+1冲刺清零后期行动和5+N巩固提升专项行动,逐村逐户、逐人逐项查找存在的短板、弱项,扎实做好查漏补缺、巩固提升工作;二是立身长远、兼顾当前,充分发挥扶贫车间在脱贫致富方面的作用,加强扶贫车间的运营管理,将扶贫车间打造成为贫困群众务工的就业平台、劳务人员技能培训的技术平台、贫困家庭增收的经济平台、国企社会责任的承载平台、地企关系构建的纽带平台;三是改进作风,靠实责任,确保各项扶贫工作落实、落细、公交建上下要把这种敢拼、敢干、敢担当的作风带到脱贫攻坚的战场中、主动扛起*治责任、社会责任、在脱贫攻坚这场必须打赢的战斗中,贡献公交建智慧、公交建力量、展现公交建的担当和作为。

彰显国企担当

助力脱贫攻坚

会后,参会人员先后参观了农副产品货品展销,品尝了当地特色、了解农副产品的生产规模、销售渠道、扶贫增收等情况,亲切慰问现场扶贫干部,希望大家鼓足干劲、再接再厉,因地制宜发展生产,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大新总承包项目全体职工,向你们道声辛苦了

TUhjnbcbe - 2021/2/4 15:10:00

来源/中国法院网、法信、保全与执行

本文仅供交流学习,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告知删除。

实务文章投至:tougao

askmylawyer.cn

导读:3月1日上午10时,最高人民法院举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财产调查若干问题的规定》等三个执行司法解释及规范性意见新闻发布会。

两个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财产调查若干问题的规定》

《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的决定》

一个规范性文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款物管理工作的规定》

这三个执行司法解释、规范性文件

将于年5月1日开始施行

《财产调查规定》的有关情况

民事执行的核心是财产执行,查明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是强制执行程序的重要环节,是人民法院采取控制、变价等执行措施的基础,是顺利实现生效法律文书确定权利的前提。但在过去一段时期,由于社会信用建设滞后、申请执行人提供财产信息能力有限、人民法院调查手段单一、协助义务人消极协助、对被执行人隐匿转移财产等行为惩戒力度不足等多方面因素,使得“被执行人财产难寻”现象成为困扰执行工作的突出问题,“解决执行难”系统工程中的硬骨头。加强和完善被执行人财产调查制度在执行中存在迫切需求。

为规范执行财产调查制度,合理分配财产调查责任,强化财产调查效果,拓宽财产调查途径,树立司法调查权威,维护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最高人民法院在充分总结财产调查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出台了《财产调查规定》,力求构建系统、完善的执行财产调查制度。

《财产调查规定》共26个条文,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合理划分财产调查责任

目前,查明被执行人财产的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申请执行人提供线索,二是被执行人报告,三是法院依职权调查。从世界范围看,多数国家和地区以债权人自行调查为主,而我国则更多依靠人民法院调查。应当看到,申请执行人具有提供被执行人财产线索的积极性,由其适当分担财产调查责任应当是未来我国财产调查制度的发展趋势。但在当事人的调查手段还比较有限的现实面前,为充分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人民法院依然要承担主要的财产调查责任。

有鉴于此,《财产调查规定》规定,人民法院有义务通过网络执行查控系统查询被执行人的财产,以解决对常见财产形式的调查问题;对于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尚未覆盖的财产形式,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案件需要采取其他方式进行调查,当事人及其代理人也可以自行调查。

(二)强化被执行人的财产报告义务

被执行人报告财产是财产调查的重要途径,能够全面反映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和履行能力,有利于减少人民法院寻找被执行人财产的盲目性。但实践中,由于存在核实不及时、惩罚不到位等问题,该制度的功能一直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为强化被执行人报告财产义务,《财产调查规定》具体规定了报告财产令的内容、报告财产的范围、补充报告义务、核实程序、不履行报告义务的法律责任等问题,进一步完善了被执行人财产报告制度。

例如,为解决当事人敷衍申报,人民法院处罚不力的问题,《财产调查规定》专门规定了对财产报告的调查核实程序;细化了被执行人不履行报告义务的处罚措施,尤其强调法院对不履行报告义务的被执行人应当依法实施信用惩戒。以便构筑多层次惩戒机制,形成强大威慑力,确保财产报告制度长出“牙齿”。

(三)巩固信息化与执行联动建设成果

近年来,人民法院执行信息化建设飞速发展,逐步形成了覆盖全国及主要财产形式的网络执行查控系统。网络查询具有高效、便捷的优点,有助于克服传统模式下查人找物效率低、覆盖面小的难题,极大地提高了人民法院查找被执行人财产的能力,是未来人民法院调查措施的发展方向。但目前,网络查询在司法解释层面尚缺少一般性规范。实践中,对于网络查询与现场查询是否具有相同效力也还存在一定争议。为此,《财产调查规定》特别明确了网络查询与现场调查具有同等效力,以肯定网络查询在人民法院调查措施中的关键地位。

多年的实践表明,解决执行难,主体责任在法院,但也离不开其他部门的支持。在查人找物方面,公安机关的配合一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实践中,有些法院以年十九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建立和完善执行联动机制若干问题的意见》为基础,与当地公安机关积极协调,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例如,浙江高院与浙江省公安厅高速公路交警总队签署会议纪要,规定发现协助执行车辆时,由民警实施拦截检查,并按程序移交法院。年10月至年12月,浙江法院共接收高速交警移交布控车辆辆,通过这一方式执毕案件件,到位标的多万元。《财产调查规定》在吸收和借鉴实践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规定已在登记机关查封的被执行人机动车、船舶、航空器等财产未能实际扣押的,或者必须接受调查询问的被执行人等主体下落不明的,可以依照相关规定通知有关部门予以协助查找。

(四)丰富财产调查手段,设立审计调查制度

近年来,为破解“执行难”问题,各地法院不断探索财产调查的新方式。其中,通过委托专业机构对被执行人的财务状况进行审计,能够了解被执行人财产的真实状况,有助于追查被执行人财产去向、发现出资瑕疵,为人民法院进一步采取执行措施或变更、追加被执行人创造条件。在北京市海淀区法院执行的一起案件中,法院通过委托专业机构对被执行人会计账簿进行审计,发现其存在“虚构工资、药费等项目向某招待所支付大笔费用,借用该招待所账户结算本公司各项费用”的行为,并以此为突破口,顺利执结了案件。

《财产调查规定》在总结执行实践经验基础上,确立了审计调查制度。同时,为解决被执行人不提供审计资料的问题,《财产调查规定》明确被执行人隐匿审计资料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法搜查;并严格被执行人妨碍审计调查的法律责任,以确保审计活动顺利进行。

(五)拓宽财产线索来源,设立悬赏公告制度

悬赏执行是指,通过悬赏鼓励社会公众将其了解到的财产线索提供给人民法院,是“依靠群众”之一优良司法传统的重要体现。其一方面可以增加发现被执行人财产的机会;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形成对被执行人的心理压力,促其主动履行义务。

实践表明,悬赏公告是行之有效的调查手段,对一些案件的顺利解决能够起到关键作用。例如,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法院执行的一起案件中,法院判决被执行人向申请执行人返还机器设备两台,但被执行人将设备隐匿,规避执行。该院根据悬赏获得的线索,迅速确定了两台设备的隐藏地点,很快就将案件执行完毕。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财产调查规定》明确规定了悬赏公告制度。既对发布悬赏公告调查被执行人财产的做法予以肯定,又对悬赏金的领取条件、支付方式等问题予以规范,以便降低因悬赏公告发生纠纷的可能,避免诱发道德风险。


  最高人民法院

年2月28日

法释〔〕8号

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民事执行中财产调查若干问题的规定

(年1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次

会议通过,自年5月1日起施行)


  为规范民事执行财产调查,维护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的规定,结合执行实践,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执行过程中,申请执行人应当提供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被执行人应当如实报告财产;人民法院应当通过网络执行查控系统进行调查,根据案件需要应当通过其他方式进行调查的,同时采取其他调查方式。


  第二条申请执行人提供被执行人财产线索,应当填写财产调查表。财产线索明确、具体的,人民法院应当在七日内调查核实;情况紧急的,应当在三日内调查核实。财产线索确实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采取相应的执行措施。


  申请执行人确因客观原因无法自行查明财产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调查。


  第三条人民法院依申请执行人的申请或依职权责令被执行人报告财产情况的,应当向其发出报告财产令。金钱债权执行中,报告财产令应当与执行通知同时发出。


  人民法院根据案件需要再次责令被执行人报告财产情况的,应当重新向其发出报告财产令。


  第四条报告财产令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提交财产报告的期限;


  (二)报告财产的范围、期间;


  (三)补充报告财产的条件及期间;


  (四)违反报告财产义务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五)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载明的其他事项。


  报告财产令应附财产调查表,被执行人必须按照要求逐项填写。


  第五条被执行人应当在报告财产令载明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书面报告下列财产情况:


  (一)收入、银行存款、现金、理财产品、有价证券;


  (二)土地使用权、房屋等不动产;


  (三)交通运输工具、机器设备、产品、原材料等动产;


  (四)债权、股权、投资权益、基金份额、信托受益权、知识产权等财产性权利;


  (五)其他应当报告的财产。


  被执行人的财产已出租、已设立担保物权等权利负担,或者存在共有、权属争议等情形的,应当一并报告;被执行人的动产由第三人占有,被执行人的不动产、特定动产、其他财产权等登记在第三人名下的,也应当一并报告。


  被执行人在报告财产令载明的期限内提交书面报告确有困难的,可以向人民法院书面申请延长期限;申请有正当理由的,人民法院可以适当延长。


  第六条被执行人自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至提交书面财产报告之日,其财产情况发生下列变动的,应当将变动情况一并报告:


  (一)转让、出租财产的;


  (二)在财产上设立担保物权等权利负担的;


  (三)放弃债权或延长债权清偿期的;


  (四)支出大额资金的;


  (五)其他影响生效法律文书确定债权实现的财产变动。


  第七条被执行人报告财产后,其财产情况发生变动,影响申请执行人债权实现的,应当自财产变动之日起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补充报告。


  第八条对被执行人报告的财产情况,人民法院应当及时调查核实,必要时可以组织当事人进行听证。


  申请执行人申请查询被执行人报告的财产情况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申请执行人及其代理人对查询过程中知悉的信息应当保密。


  第九条被执行人拒绝报告、虚假报告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报告财产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人民法院对有前款规定行为之一的单位,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条被执行人拒绝报告、虚假报告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报告财产情况的,人民法院应当依照相关规定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第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财产报告程序终结:


  (一)被执行人履行完毕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二)人民法院裁定终结执行的;


  (三)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的;


  (四)人民法院认为财产报告程序应当终结的其他情形。


  发出报告财产令后,人民法院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被执行人仍应依照本规定第七条的规定履行补充报告义务。


  第十二条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通过网络执行查控系统、现场调查等方式向被执行人、有关单位或个人调查被执行人的身份信息和财产信息,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协助办理。


  人民法院对调查所需资料可以复制、打印、抄录、拍照或以其他方式进行提取、留存。


  申请执行人申请查询人民法院调查的财产信息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案件需要决定是否准许。申请执行人及其代理人对查询过程中知悉的信息应当保密。


  第十三条人民法院通过网络执行查控系统进行调查,与现场调查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人民法院调查过程中作出的电子法律文书与纸质法律文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协助执行单位反馈的电子查询结果与纸质反馈结果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十四条被执行人隐匿财产、会计账簿等资料拒不交出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法采取搜查措施。


  人民法院依法搜查时,对被执行人可能隐匿财产或者资料的处所、箱柜等,经责令被执行人开启而拒不配合的,可以强制开启。


  第十五条为查明被执行人的财产情况和履行义务的能力,可以传唤被执行人或被执行人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实际控制人、直接责任人员到人民法院接受调查询问。


  对必须接受调查询问的被执行人、被执行人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者实际控制人,经依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场的,人民法院可以拘传其到场;上述人员下落不明的,人民法院可以依照相关规定通知有关单位协助查找。


  第十六条人民法院对已经办理查封登记手续的被执行人机动车、船舶、航空器等特定动产未能实际扣押的,可以依照相关规定通知有关单位协助查找。


  第十七条作为被执行人的法人或其他组织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申请执行人认为其有拒绝报告、虚假报告财产情况,隐匿、转移财产等逃避债务情形或者其股东、出资人有出资不实、抽逃出资等情形的,可以书面申请人民法院委托审计机构对该被执行人进行审计。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申请之日起十日内决定是否准许。


  第十八条人民法院决定审计的,应当随机确定具备资格的审计机构,并责令被执行人提交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等与审计事项有关的资料。


  被执行人隐匿审计资料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法采取搜查措施。


  第十九条被执行人拒不提供、转移、隐匿、伪造、篡改、毁弃审计资料,阻挠审计人员查看业务现场或者有其他妨碍审计调查行为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被执行人或其主要负责人、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审计费用由提出审计申请的申请执行人预交。被执行人存在拒绝报告或虚假报告财产情况,隐匿、转移财产或者其他逃避债务情形的,审计费用由被执行人承担;未发现被执行人存在上述情形的,审计费用由申请执行人承担。


  第二十一条被执行人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人民法院书面申请发布悬赏公告查找可供执行的财产。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悬赏金的数额或计算方法;


  (二)有关人员提供人民法院尚未掌握的财产线索,使该申请执行人的债权得以全部或部分实现时,自愿支付悬赏金的承诺;


  (三)悬赏公告的发布方式;


  (四)其他需要载明的事项。


  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申请之日起十日内决定是否准许。


  第二十二条人民法院决定悬赏查找财产的,应当制作悬赏公告。悬赏公告应当载明悬赏金的数额或计算方法、领取条件等内容。


  悬赏公告应当在全国法院执行悬赏公告平台、法院微博或
  第二十三条悬赏公告发布后,有关人员向人民法院提供财产线索的,人民法院应当对有关人员的身份信息和财产线索进行登记;两人以上提供相同财产线索的,应当按照提供线索的先后顺序登记。


  人民法院对有关人员的身份信息和财产线索应当保密,但为发放悬赏金需要告知申请执行人的除外。


  第二十四条有关人员提供人民法院尚未掌握的财产线索,使申请发布悬赏公告的申请执行人的债权得以全部或部分实现的,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悬赏公告发放悬赏金。


  悬赏金从前款规定的申请执行人应得的执行款中予以扣减。特定物交付执行或者存在其他无法扣减情形的,悬赏金由该申请执行人另行支付。


  有关人员为申请执行人的代理人、有义务向人民法院提供财产线索的人员或者存在其他不应发放悬赏金情形的,不予发放。


  第二十五条执行人员不得调查与执行案件无关的信息,对调查过程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应当保密。


  第二十六条本规定自年5月1日起施行。


  本规定施行后,本院以前公布的司法解释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的决定》已于年1月16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年5月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

年2月28日

法释〔〕7号

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的决定

(年1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

第次会议审议通过,自年5月1日起施行)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次会议决定,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作如下修改:


  一、将第一条修改为:“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


  (一)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二)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


  (三)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


  (四)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


  (五)违反限制消费令的;


  (六)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


  二、增加一条,作为第二条:“被执行人具有本规定第一条第二项至第六项规定情形的,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期限为二年。被执行人以暴力、威胁方法妨碍、抗拒执行情节严重或具有多项失信行为的,可以延长一至三年。


  失信被执行人积极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或主动纠正失信行为的,人民法院可以决定提前删除失信信息。”


  三、增加一条,作为第三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不得依据本规定第一条第一项的规定将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一)提供了充分有效担保的;


  (二)已被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的财产足以清偿生效法律文书确定债务的;


  (三)被执行人履行顺序在后,对其依法不应强制执行的;


  (四)其他不属于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情形。”


  四、增加一条,作为第四条:“被执行人为未成年人的,人民法院不得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五、将第二条改为第五条,修改为:“人民法院向被执行人发出的执行通知中,应当载明有关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风险提示等内容。


  申请执行人认为被执行人具有本规定第一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并作出决定。人民法院认为被执行人具有本规定第一条规定情形之一的,也可以依职权决定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人民法院决定将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应当制作决定书,决定书应当写明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理由,有纳入期限的,应当写明纳入期限。决定书由院长签发,自作出之日起生效。决定书应当按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法律文书送达方式送达当事人。”


  六、将第三条改为第十一条,修改为:“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执行法院申请纠正:


  (一)不应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


  (二)记载和公布的失信信息不准确的;


  (三)失信信息应予删除的。”


  七、将第四条改为第六条,第(一)项修改为:“作为被执行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或组织机构代码)、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姓名;”


  八、将第六条改为第八条,将第三款改为:“国家工作人员、人大代表、*协委员等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失信情况通报其所在单位和相关部门。”


  将第四款改为:“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失信情况通报其上级单位、主管部门或者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


  九、增加一条,作为第九条:“不应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人民法院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撤销失信信息。


  记载和公布的失信信息不准确的,人民法院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更正失信信息。”


  十、将第七条改为第十条,修改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删除失信信息:


  (一)被执行人已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或人民法院已执行完毕的;


  (二)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且已履行完毕的;


  (三)申请执行人书面申请删除失信信息,人民法院审查同意的;


  (四)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通过网络执行查控系统查询被执行人财产两次以上,未发现有可供执行财产,且申请执行人或者其他人未提供有效财产线索的;


  (五)因审判监督或破产程序,人民法院依法裁定对失信被执行人中止执行的;


  (六)人民法院依法裁定不予执行的;


  (七)人民法院依法裁定终结执行的。


  有纳入期限的,不适用前款规定。纳入期限届满后三个工作日内,人民法院应当删除失信信息。


  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删除失信信息后,被执行人具有本规定第一条规定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重新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依照本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删除失信信息后六个月内,申请执行人申请将该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十一、增加一条,作为第十二条:“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申请纠正的,执行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纠正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纠正;理由不成立的,决定驳回。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驳回决定不服的,可以自决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上一级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复议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作出决定。


  复议期间,不停止原决定的执行。”


  十二、增加一条,作为第十三条:“人民法院工作人员违反本规定公布、撤销、更正、删除失信信息的,参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根据本决定,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作相应修改,重新公布。

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

(年7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次会议通过,

根据年1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次会议

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

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的决定》修正)


  为促使被执行人自觉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结合人民法院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


  (一)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二)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


  (三)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


  (四)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


  (五)违反限制消费令的;


  (六)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


  第二条被执行人具有本规定第一条第二项至第六项规定情形的,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期限为二年。被执行人以暴力、威胁方法妨碍、抗拒执行情节严重或具有多项失信行为的,可以延长一至三年。


  失信被执行人积极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或主动纠正失信行为的,人民法院可以决定提前删除失信信息。


  第三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不得依据本规定第一条第一项的规定将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一)提供了充分有效担保的;


  (二)已被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的财产足以清偿生效法律文书确定债务的;


  (三)被执行人履行顺序在后,对其依法不应强制执行的;


  (四)其他不属于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情形。


  第四条被执行人为未成年人的,人民法院不得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第五条人民法院向被执行人发出的执行通知中,应当载明有关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风险提示等内容。


  申请执行人认为被执行人具有本规定第一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并作出决定。人民法院认为被执行人具有本规定第一条规定情形之一的,也可以依职权决定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人民法院决定将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应当制作决定书,决定书应当写明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理由,有纳入期限的,应当写明纳入期限。决定书由院长签发,自作出之日起生效。决定书应当按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法律文书送达方式送达当事人。


  第六条记载和公布的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应当包括:


  (一)作为被执行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或组织机构代码)、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姓名;


  (二)作为被执行人的自然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


  (三)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和被执行人的履行情况;


  (四)被执行人失信行为的具体情形;


  (五)执行依据的制作单位和文号、执行案号、立案时间、执行法院;


  (六)人民法院认为应当记载和公布的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其他事项。


  第七条各级人民法院应当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录入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并通过该名单库统一向社会公布。


  各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法院公告栏等其他方式予以公布,并可以采取新闻发布会或者其他方式对本院及辖区法院实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的情况定期向社会公布。


  第八条人民法院应当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向*府相关部门、金融监管机构、金融机构、承担行*职能的事业单位及行业协会等通报,供相关单位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在*府采购、招标投标、行*审批、*府扶持、融资信贷、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方面,对失信被执行人予以信用惩戒。


  人民法院应当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向征信机构通报,并由征信机构在其征信系统中记录。


  国家工作人员、人大代表、*协委员等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失信情况通报其所在单位和相关部门。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失信情况通报其上级单位、主管部门或者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


  第九条不应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人民法院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撤销失信信息。


  记载和公布的失信信息不准确的,人民法院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更正失信信息。


  第十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删除失信信息:


  (一)被执行人已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或人民法院已执行完毕的;


  (二)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且已履行完毕的;


  (三)申请执行人书面申请删除失信信息,人民法院审查同意的;


  (四)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通过网络执行查控系统查询被执行人财产两次以上,未发现有可供执行财产,且申请执行人或者其他人未提供有效财产线索的;


  (五)因审判监督或破产程序,人民法院依法裁定对失信被执行人中止执行的;


  (六)人民法院依法裁定不予执行的;


  (七)人民法院依法裁定终结执行的。


  有纳入期限的,不适用前款规定。纳入期限届满后三个工作日内,人民法院应当删除失信信息。


  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删除失信信息后,被执行人具有本规定第一条规定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重新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依照本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删除失信信息后六个月内,申请执行人申请将该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十一条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执行法院申请纠正:


  (一)不应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


  (二)记载和公布的失信信息不准确的;


  (三)失信信息应予删除的。


  第十二条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申请纠正的,执行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纠正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纠正;理由不成立的,决定驳回。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驳回决定不服的,可以自决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上一级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复议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作出决定。


  复议期间,不停止原决定的执行。


  第十三条人民法院工作人员违反本规定公布、撤销、更正、删除失信信息的,参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法发〔〕6号

最高人民法院

印发《关于执行款物管理工作的规定》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解放**事法院,*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


  为规范人民法院对执行款物的管理工作,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最高人民法院对年5月18日发布施行的《关于执行款物管理工作的规定(试行)》(法发〔〕11号)进行了修订。现将修订后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款物管理工作的规定》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最高人民法院

年2月27日

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执行款物管理工作的规定


  为规范人民法院对执行款物的管理工作,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及有关司法解释,参照有关财务管理规定,结合执行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本规定所称执行款物,是指执行程序中依法应当由人民法院经管的财物。


  第二条执行款物的管理实行执行机构与有关管理部门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相互监督的原则。


  第三条财务部门应当对执行款的收付进行逐案登记,并建立明细账。


  对于由人民法院保管的查封、扣押物品,应当指定专人或部门负责,逐案登记,妥善保管,任何人不得擅自使用。


  执行机构应当指定专人对执行款物的收发情况进行管理,设立台账、逐案登记,并与执行款物管理部门对执行款物的收发情况每月进行核对。


  第四条人民法院应当开设执行款专户或在案款专户中设置执行款科目,对执行款实行专项管理、独立核算、专款专付。


  人民法院应当采取一案一账号的方式,对执行款进行归集管理,案号、款项、被执行人或交款人应当一一对应。


  第五条执行人员应当在执行通知书或有关法律文书中告知人民法院执行款专户或案款专户的开户银行名称、账号、户名,以及交款时应当注明执行案件案号、被执行人姓名或名称、交款人姓名或名称、交款用途等信息。


  第六条被执行人可以将执行款直接支付给申请执行人;人民法院也可以将执行款从被执行人账户直接划至申请执行人账户。但有争议或需再分配的执行款,以及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的,应当将执行款划至执行款专户或案款专户。


  人民法院通过网络执行查控系统扣划的执行款,应当划至执行款专户或案款专户。


  第七条交款人直接到人民法院交付执行款的,执行人员可以会同交款人或由交款人直接到财务部门办理相关手续。


  交付现金的,财务部门应当即时向交款人出具收款凭据;交付票据的,财务部门应当即时向交款人出具收取凭证,在款项到账后三日内通知执行人员领取收款凭据。


  收到财务部门的收款凭据后,执行人员应当及时通知被执行人或交款人在指定期限内用收取凭证更换收款凭据。被执行人或交款人未在指定期限内办理更换手续或明确拒绝更换的,执行人员应当书面说明情况,连同收款凭据一并附卷。


  第八条交款人采用转账汇款方式交付和人民法院采用扣划方式收取执行款的,财务部门应当在款项到账后三日内通知执行人员领取收款凭据。


  收到财务部门的收款凭据后,执行人员应当参照本规定第七条第三款规定办理。


  第九条执行人员原则上不直接收取现金和票据;确有必要直接收取的,应当不少于两名执行人员在场,即时向交款人出具收取凭证,同时制作收款笔录,由交款人和在场人员签名。


  执行人员直接收取现金或者票据的,应当在回院后当日将现金或票据移交财务部门;当日移交确有困难的,应当在回院后一日内移交并说明原因。财务部门应当按照本规定第七条第二款规定办理。


  收到财务部门的收款凭据后,执行人员应当按照本规定第七条第三款规定办理。


  第十条执行人员应当在收到财务部门执行款到账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完成执行款的核算、执行费用的结算、通知申请执行人领取和执行款发放等工作。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报经执行局局长或主管院领导批准后,可以延缓发放:


  (一)需要进行案款分配的;


  (二)申请执行人因另案诉讼、执行或涉嫌犯罪等原因导致执行款被保全或冻结的;


  (三)申请执行人经通知未领取的;


  (四)案件被依法中止或者暂缓执行的;


  (五)有其他正当理由需要延缓发放执行款的。


  上述情形消失后,执行人员应当在十日内完成执行款的发放。


  第十一条人民法院发放执行款,一般应当采取转账方式。


  执行款应当发放给申请执行人,确需发放给申请执行人以外的单位或个人的,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查,但依法应当退还给交款人的除外。


  第十二条发放执行款时,执行人员应当填写执行款发放审批表。执行款发放审批表中应当注明执行案件案号、当事人姓名或名称、交款人姓名或名称、交款金额、交款时间、交款方式、收款人姓名或名称、收款人账号、发款金额和方式等情况。报经执行局局长或主管院领导批准后,交由财务部门办理支付手续。


  委托他人代为办理领取执行款手续的,应当附特别授权委托书、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委托代理人是律师的,应当附所在律师事务所出具的公函及律师执照复印件。


  第十三条申请执行人要求或同意人民法院采取转账方式发放执行款的,执行人员应当持执行款发放审批表及申请执行人出具的本人或本单位接收执行款的账户信息的书面证明,交财务部门办理转账手续。


  申请执行人或委托代理人直接到人民法院办理领取执行款手续的,执行人员应当在查验领款人身份证件、授权委托手续后,持执行款发放审批表,会同领款人到财务部门办理支付手续。


  第十四条财务部门在办理执行款支付手续时,除应当查验执行款发放审批表,还应当按照有关财务管理规定进行审核。


  第十五条发放执行款时,收款人应当出具合法有效的收款凭证。财务部门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不能在规定期限内发放执行款的,人民法院可以将执行款提存:


  (一)申请执行人无正当理由拒绝领取的;


  (二)申请执行人下落不明的;


  (三)申请执行人死亡未确定继承人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未确定监护人的;


  (四)按照申请执行人提供的联系方式无法通知其领取的;


  (五)其他不能发放的情形。


  第十七条需要提存执行款的,执行人员应当填写执行款提存审批表并附具有提存情形的证明材料。执行款提存审批表中应注明执行案件案号、当事人姓名或名称、交款人姓名或名称、交款金额、交款时间、交款方式、收款人姓名或名称、提存金额、提存原因等情况。报经执行局局长或主管院领导批准后,办理提存手续。


  提存费用应当由申请执行人负担,可以从执行款中扣除。


  第十八条被执行人将执行依据确定交付、返还的物品(包括票据、证照等)直接交付给申请执行人的,被执行人应当向人民法院出具物品接收证明;没有物品接收证明的,执行人员应当将履行情况记入笔录,经双方当事人签字后附卷。


  被执行人将物品交由人民法院转交给申请执行人或由人民法院主持双方当事人进行交接的,执行人员应当将交付情况记入笔录,经双方当事人签字后附卷。


  第十九条查封、扣押至人民法院或被执行人、担保人等直接向人民法院交付的物品,执行人员应当立即通知保管部门对物品进行清点、登记,有价证券、金银珠宝、古董等贵重物品应当封存,并办理交接。保管部门接收物品后,应当出具收取凭证。


  对于在异地查封、扣押,且不便运输或容易毁损的物品,人民法院可以委托物品所在地人民法院代为保管,代为保管的人民法院应当按照前款规定办理。


  第二十条人民法院应当确定专门场所存放本规定第十九条规定的物品。


  第二十一条对季节性商品、鲜活、易腐烂变质以及其他不宜长期保存的物品,人民法院可以责令当事人及时处理,将价款交付人民法院;必要时,执行人员可予以变卖,并将价款依照本规定要求交财务部门。


  第二十二条人民法院查封、扣押或被执行人交付,且属于执行依据确定交付、返还的物品,执行人员应当自查封、扣押或被执行人交付之日起三十日内,完成执行费用的结算、通知申请执行人领取和发放物品等工作。不属于执行依据确定交付、返还的物品,符合处置条件的,执行人员应当依法启动财产处置程序。


  第二十三条人民法院解除对物品的查封、扣押措施的,除指定由被执行人保管的外,应当自解除查封、扣押措施之日起十日内将物品发还给所有人或交付人。


  物品在人民法院查封、扣押期间,因自然损耗、折旧所造成的损失,由物品所有人或交付人自行负担,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二十四条符合本规定第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对物品进行提存。


  物品不适于提存或者提存费用过高的,人民法院可以提存拍卖或者变卖该物品所得价款。


  第二十五条物品的发放、延缓发放、提存等,除本规定有明确规定外,参照执行款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六条执行款物的收发凭证、相关证明材料,应当附卷归档。


  第二十七条案件承办人调离执行机构,在移交案件时,必须同时移交执行款物收发凭证及相关材料。执行款物收发情况复杂的,可以在交接时进行审计。执行款物交接不清的,不得办理调离手续。


  第二十八条各高级人民法院在实施本规定过程中,结合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要求,以及执行工作实际,可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第二十九条本规定自年5月1日起施行。年5月18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款物管理工作的规定(试行)》(法发〔〕11号)同时废止。

我们提供以下法律服务

私属定制:整合涉及企业家私人法律事务领域专家及律师,为客户定制专属化私人律师服务。

商务定制:整合企业家商事法律事务领域权威专家及律师,为客户定制一站式公司法律服务。

精品律所:融合精品律所资源,组建精英律师团队,提供细分领域高端专业化法律服务;

预约律师:建立覆盖全国多城市、港澳台及全球20多个主要国家律师数据库,为您提供法律服务

高端顾问:根据服务需求,推荐专家顾问,提供专家咨询、论证等服务;

法律诊所:为客户推荐、组建专业律师团队,提供一站式全程管理法律服务。

长按识别

1
查看完整版本: 省公交建集团在大新总承包项目举办甘肃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