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消费快速发展,
网络购物继续扩大,
智能化产品、信息等消费持续增长,
线上线下融合步伐加快,
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健康成长。
数字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和配套*策落地生效,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深入实施,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
融合向纵深发展,
有力推动产业改造升级,
促进新兴产业发展。
国家统计局13日公布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以年为,—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分别为.8、.1、.1、.0和.0,分别比上年增长24.8%、27.5%、28.3%、31.8%和23.4%。年,各项分类指数与上年相比均有提升,其中,网络经济指数涨幅最高,对总指数增长的贡献最大。
-年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及分类指数
数字经济
在线教育、“虚拟”产业园、新个体经济、共享生产……我国将支持15种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提速数字经济,激活消费新市场、培育壮大新动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助力。
我国已进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阶段,引导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要破除惯性思维,推动制度供给改革,打造发展新优势和新机遇。
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个部门公布《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亮出支持15种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硬举措,按下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快进键”,为中国经济注入新动能。
根据《意见》
?在线上服务方面
重点是健全完善与线上服务新业态新模式相适应的制度规则,打造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新业态,激活消费新市场。
?在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方面
重点是提升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能力和平台“赋能”水平,降低转型门槛,壮大实体经济新动能。
?在鼓励发展新个体经济方面
重点是完善保障制度,适应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新型就业形态和模式发展,完善自主就业、灵活就业、“副业创新”、多点执业*策,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创业内生动力。
?在培育发展共享经济新业态方面
重点是发展多种消费形态,探索深化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改革,以物质生产资料数字化支撑共享共用。促进数据要素流通,拓展生产资料供给,创造生产要素供给新方式。
01
新趋势丨数字化转型提速
新出台的举措重点支持15种新业态新模式——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线上办公、数字化治理、产业平台化发展、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虚拟”产业园和产业集群、“无人经济”、培育新个体经济支持自主就业、发展微经济鼓励“副业创新”、探索多点执业、共享生活、共享生产、生产资料共享及数据要素流通。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启动早、环境好,业态和模式创新活跃。特别在抗击疫情期间,众多领域成为数字新技术的‘试验场’、新模式的‘练兵场’、新业态的‘培育场’。”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说。
疫情下,在线办公火了!
网上开会、在线培训、工作日志填报、移动审批……春节后开工第一周,实行在线办公的企业规模超过万家,逾3亿人使用在线办公软件。
据测算,全国智慧城市投资空间达万亿元级,年我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将超过亿元……巨大的市场潜力、强大的拉动效应,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新机遇。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说,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要打破业态治理“按行划片”、数字化转型“单兵作战”、就业服务和保障“雇佣”、生产资料“占有”等惯性思维,从问题出发加强制度供给。
02
新机遇丨数字产业化纵深发展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发展,信息技术和制造业融合成为我国实体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但疫情冲击下,一些中小微企业发展遭遇挑战,面临“不会转、不能转、不敢转”的难题。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认为,企业数字化上下游协同不够,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和产业链协同效应,亟待提升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能力,培育数字化转型生态。
围绕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意见明确了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方向:
?培育面向工业、农业、交通、物流等领域的产业平台化发展生态,带动产业链上下游数字化转型;
?建立*府—金融机构—平台—中小微企业联动机制,帮助中小微企业“上云用数赋智”;
?打造跨越物理边界的“虚拟”产业园和产业集群,推动订单、产能、渠道等信息共享;
?发展基于新技术的“无人经济”,支持建设智能工厂,发展智慧农业,支持建设自动驾驶、自动装卸堆存、无人配送等技术应用基础设施……
数字化为创新生产要素供给方式提供了新的可能。疫情“大考”之下,一些工厂正不断将产能设备共享,推动了共享制造的发展;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以使用权共享为特征的生产资料共享在加快发展;社会治理和经济发展也对数据要素共享流动提出了更高要求。
推动共享生产、共享生产资料、共享数据要素,健全完善“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生产资料管理新制度……
“围绕创造生产要素供给新方式,文件中作出的这一系列安排,对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义重大。”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姜奇平说。
03
新天地丨为梦想插上翅膀
新个体经济,意见中这一关键词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