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鞋底饼
小时候,鞋底饼可谓遍布大街小巷。那会儿,走过路过,总会买上几个与亲朋分享,或独自回味。形似鞋底,口感酥脆烟韧的同时又略带咸甜的味道,使得这鞋底饼十分有趣过瘾。只是恍惚一夜之间,所有鞋底饼从广州消失掉,曾经随便一家饼家都能买到的美食,现在不仅只剩寥寥数家有售,还从各大美食媒体中销声匿迹,唯有老广州们在不停回味......
回味地点:『如意饼屋』
竹升面凭借着《舌尖上的中国》一炮而红,不少身处广州的外地朋友都在说一定要尝试一下,但他们不知道,对于老广们来说,曾经,竹升面店在广州随处可觅。正统的竹升面需要用毛竹碾压面团,用人体弹跳的重力让面团受力均匀,面条才能韧性适度,爽而不糊。但由于这样对师傅的要求相当严格,产量低成本高导致现在很多店都不做传统的竹升面,或只能挂羊头卖狗肉,使得这种制面手艺面临失传的尴尬境地。
回味地点:『中国大酒店食街』
现在很多面店都能吃到云吞,鲜虾云吞、蟹子云吞等,种类繁多,且个大饱满,只是面对着各式各样的云吞,心中很不是滋味,这真的是我们儿时常吃的云吞吗?记得以前的云吞,小小一只,里面尽是猪肉粒,虽简单,却实在,一口一颗的,吃着不仅好玩,还好味,那种满足感,美妙得无法形容。只是,现在的云吞花样百出,有的甚至比以前的“金鱼尾”小云吞还要美味,但却无法令我们寻回失落的童趣。
回味地点:『吴财记』
说到西关小吃,怎么少得了艇仔粥?以前的疍家,会在艇仔上卖一些以新鲜的小虾、鱼片、葱花、蛋丝、海蛰、花生仁、浮皮、油条屑为原料,用粥水冲滚而成的粥品,粥底绵烂,粥味鲜甜,集众多物料之长,爽脆软滑兼备,深受大众喜欢。随着时代发展,这些疍家逐渐上岸,艇仔粥也从水上搬到了陆上,美味虽存,但风味不再,甚至很多人也不知道艇仔粥的由来了。
回味地点:『猫记艇仔粥』
不少佛山的老一辈来广州玩,很喜欢买上几块咸煎饼带回去,因为广州的咸煎饼,用九个字概括便是“丝瓜瓤、车轮胎、脆皮心”,制作的时候,都是遵循这“九字真言”,因此出品较其他的来得松软、香口。老广们喜欢把现炸的咸煎饼稍微冷却,然后整个泡在粥内,香脆的口感便多了一丝酥软,而且也不会太热气。同样地,能够让老广如此“任性”的小店,也逐渐变少了。
回味地点:『林记粥品店』
从街边小车到连锁品牌,牛杂可谓“麻雀变凤凰”,不出几步就会见到一家甚至数家不同品牌的连锁牛杂店,只不过,老广们就是要舍弃这种便捷,跑到小巷子里觅食,对于他们来说,在小推车里“出生”的,才是正宗牛杂吧。像这位阿婆,出于兴趣卖牛杂,不定时便会推着小车出来,每当这个时候,街坊们便会大排长龙。也许,牛杂的最佳配料,大概便是这种浓浓的人情味。
回味地点:『阿婆牛杂』
现在很多年轻人并不了解濑粉,甚至说起濑粉可能首先会想到东莞的濑粉。其实濑粉是广州生活最古朴的一面,以前老广州常以濑粉做早餐,七八十年代一条街上就有十档八档,但是现在使用传统手法,制作出软滑弹牙,清淡甘香的濑粉的店铺,只剩寥寥数间。
回味地点:『合兴小食店』
记得以前吃的虾饺分外鲜美,现在的虾饺虽然同样美味,而且用料也越来越豪气,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后来才知道,原来是笋。以前的虾饺配有竹笋,吃起来清爽不腻,但由于处理与存放的问题,现在虾饺放笋的餐厅已经越来越少,而且更出现各种新式虾饺。事物会改变,虾饺亦然,在老广的心中,最美味的,还是传统的配有竹笋的虾饺。
回味地点:『广州酒家』
美味的菱角不是常年生长,为了打破季节的限制,有人用大米磨成粉,用筷子“漱”成一个个逼真的“菱角”,拌上炒香的姜丝、大头冲菜和肉丝,便成了日后西关的著名小吃水菱角,虽没有真菱角那般粉嫩,却也香甜爽口,别有一番风味。
回味地点:『老西关美食城』
飞机榄是很久以前的小吃,男女老幼都爱吃,因为它酸中带甜,非常美味!那时候的卖飞机榄的小贩在街头大喊:“飞机榄,飞上你天棚。”楼上的人只要将零钱丢下去,小贩便会将一小包榄准确地掷到他手上。可惜这是种绝活,如今已失传,现在只能到上下九买包鸡公榄过一下瘾了。
回味地点:『上下九』
(更多广州小吃美食资讯,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