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头鹰日志(MalltoWinLog)
年的百货业,虽然业绩经受打击,但仍逆势向上、转型显效。
-06-07
来源
赢商网
ID
winshang
作者
周彩云
商业与地产有所修改
百货困境,这是近年实体商业发展中持续面对的一大问题。
年,全国实体商业深受疫情影响,以线下零售为主的百货业更是可以用空前惨淡来形容。
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统计,年全国百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零售额同比下降13.8%,增速低于上年同期13.4个百分点。
艰难的生存环境中,能够保持增长的百货企业仅寥寥几家(加上年度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数据更加惨不忍睹)。
我们在此前的文章《残酷的K型复苏:百货转型出路何在?》中曾对此有所分析,国内百货业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K型复苏局面,一方面高端百货向上,相对进入了舒适区,另一方面中档百货向下,成为关店重灾区。
今天,根据赢商网对上市百货企业的业绩统计,我们不妨再对百货的发展与转型之路,做一次深度了解。
01
超九成企业营收下跌
24家跌幅超50%
据赢商网统计,47家百货上市企业年营收总额为.76亿元,同比下降43.81%,净利润不足百亿,仅55.43亿元,同比下降59.94%,营收跌幅远大于百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
(单位人民币,港币折算为人民币汇率采用年1月1日汇率:1港元=0.元人民币)
超九成企业营收下跌,24家跌幅超50%百货企业营收全面下滑,43家营收下降,占比愈九成。
仅4家增长,营收增长的企业分别是:茂业国际、永旺、豫园商城、上海九百。
细看各家财报,百货业务无一例外的下降,营收增长全来自其他业务。如:
永旺营收来自超市业务的大幅提升,期内集团的超级市场业务销售同比增长录得比香港市场的同比销售增长高10-20%,超市业态在疫情下起到保障民生的作用,销售额受影响较小。
茂业国际营收增长来自房地产业务收入增加,其百货分部主营业务仍下降,同时净利润大跌,由盈转亏2.49亿,剔除非经营性损益的影响,净利润为3.77亿元,同比下降35.2%。
豫园商城来自多元化业务及投资收益、上海九百非百货业务的增长等。
营收下降的企业中,24家跌幅超50%,杭州解百、广百、百大集团、大连友谊跌幅超过七成,沈阳商业城更是超八成。
值得注意的是,营收大跌的企业净利润却逆势大涨,杭州解百增幅13.42%,得益于杭州大厦营业收入的大幅增长,疫情下高端消费回流明显。
百大集团净利增长47.62%,主要系交易性金融资产收益增加所致。
大连友谊净利连亏两年后由亏转盈利,主要靠股权转让等营业外收入增加,并成功“摘帽”。
◎杭州百货大楼
13家企业亏损,7家由盈转亏净利润方面,34家企业盈利,13家亏损,其中7家由盈转亏。
净利润实现增长的企业仍有14家,一半是营收规模小于20亿的企业,净利增长几乎全部来自非百货业务。
从亏损额看,9家亏损超1亿元,其中西安民生亏损额同比扩大了2.7倍至亏损45.39亿元。
净利跌幅超过%的企业有6家,银座股份、北京城乡跌了八倍多,南宁百货跌幅更是达.90%,亏损1.3亿元。
营收百亿企业规模锐减至4家百货市场规模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营收百亿规模企业从年的14家,降至年的11家,年仅剩4家,即豫园商城、百联股份、重庆百货、天虹商场依旧保持住百亿阵营。
此外,80亿规模的企业仅6家,10亿以下规模的企业达14家,上海九百营收不足亿元,秋林集团、大连友谊、沈阳商业城不足2亿元。
◎豫园商城
行业分化加剧,老百货日渐式微从营收数据已经可见,百货企业分化持续加剧,头部企业稳中求变,转型变革之路日渐清晰,而中小规模企业转型乏力,多家老百货日渐式微。
东北百年老品牌秋林集团于年5月12日已经正式摘牌退市,年度业绩成为其最后一份年报;业绩连年下滑面临退市风险的津劝业,借着国企改革重组顺利上岸,年5月份完成重大资产重组,转型综合清洁能源服务商转型,彻底退出零售商业领域。
兰州民百已经更名丽尚国潮,业务重心脱离百货转向新零售。
沈阳商业城收到退市风险警示,公司一直积极寻找能够彻底改善公司的资产质量及盈利状况的措施,年欲出售百货、零售业务,并发行股份购买崇德物业转型物业管理,然而这一交易经历近1年后,近日宣告终止,接下来保壳将是关键。
可以说,一代老百货身影逐渐淡出市场,不禁让人感叹。
◎秋林集团年5月退市
02
逆势“出圈”的百货企业
纵使百货业面临疫情、竞争、转型等等重重压力,但总会有人逆势“出圈”,尤其是头部企业,经过多年的变革与探索,如今转型显效,业绩抗跌,甚至逆势上扬。
豫园股份:百货业绩之星,业务多元化豫园股份是年百货上市企业的业绩之星,公司营收、净利双双增长,虽然营收增幅仅0.%,但总额达.5亿元,超越百联股份跃居年百货营收榜首。
豫园股份的业绩增长,主要来自多项收购及门店扩张带来的增长。
豫园股份是老牌商业集团多元化的典型,其以“产业运营+产业投资”的双轮驱动,通过发展珠宝时尚、文化商业、文化饮食、美丽健康、智慧零售、国潮腕表、复合功能地产等优势产业,为公司长期可持续增长提供了基础。
集团二月份的灯会营销、三月份的暖春防疫、复星家庭日、活动、复星家庭季、双十一等等营销活动中,产业运营条线起到了良好好的串联作用,并在豫园年礼节营销活动达到了最高峰。
截至年12月底,豫园股份累计注册会员约达1万。此外,豫园股份在珠宝时尚、美丽健康产业方面亦取得全新的进展。
百联股份加速数字化建设百联股份期营业额同比下降30.22%至.1亿元,主要系公司执行新收入准则,联销收入采用净额法核算所致。
如按原口径计算,本期营业收入为.37亿元,同比下降3.81%。若以此计算,百联股份仍保持营收第一的位置。
百联主要从数字化、新零售、会员及门店调整几方面发力。一是加速数字化建设,如在第一八佰伴探索数字化标杆门店1.0版本,百联曲阳购物中心完成云库存对接项目;百联奥特莱斯广场(上海?青浦)物流订单占比近31%;二是推进主数据治理、品牌库建设及BI系统建设。
在新零售业务推进上,多方面着手,包括:
深耕专柜直送模式、加速云店拓展,新开8家门店,累计上线门店达26家;
推进小程序直播,25家门店参与小程序直播;
加强社群运营,27家门店共计个社群。
同时,深耕会员运营,通过开展会员营销活动、优化系统功能,实现连接即会员、支付即会员。期内公司注册会员规模达万,年消费会员规模万。
通过多方面努力,年公司实现线上销售交易额14.53亿元,较去年同期10.99亿元增长32.21%;营业收入为12.73亿元,较去年同期9.58亿元,增长32.88%。
门店方面,加快重点门店升级,期内5家购物商场完成改造升级。
同时,加快推进品牌调整:
百货业态,共调整品牌家,调整面积平方米;
购物中心业态,共调整品牌个,调整面积5.69万平方米;
奥特莱斯业态,共调整个品牌,调整面积4.85万平方米。
重庆百货:金融投资支撑净利增长重庆百货年营业收入.77亿元,同比减少38.97%,主要是执行新收入准则以及受新冠疫情影响,百货、电器和汽贸业态门店销售下降。
不过,净利润却实现增长4.91%,来自非主营业务,其中公司投资参股的马上消费实现净利润71,.40万元,公司按新金融工具准则重述后净利润为48,.65万元。
虽然零售业态营收全面下滑,但其线上表现仍相当亮眼。
年,公司线上销售额11.98亿元(含税销售额),线下销售额.22亿元(含税销售额),线上、线下销售占比分别为3.48%和96.52%。
公司自建线上销售平台的交易额(GMV)为.54万元,营业收入为.07万元,访问量为.47万人,入驻商家51个,加盟外部线上平台3家,实现营业收入12.05万元。
重庆百货于去年4月份完成混改,物美、步步高入股,未来有助于重庆百货进一步发展壮大。
天虹商场更名天虹数科,数字化赋能加快天虹股份年实现销售额近亿元,同比增长1.5%;营业收入.99亿元,按照新收入准则口径计算,同比增长5.2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53亿元,同比减少70.51%,受到疫情影响是利润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
天虹转型数字化效果显著,年6月22日,“天虹商场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公司名称为“天虹数科商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吹响数字化号角。
期内,天虹全年逾2.1亿人次通过天虹APP及天虹小程序交互获取信息或消费,整体数字化会员人数约万,数字化会员销售额占比约78%。
公司全年线上商品销售及数字化服务收入GMV逾50.4亿元;线上平台销售同比高速增长%,服务收入同比增长%;APP和小程序月活会员逾万,同比增长25%。
全面运营百货数字化,全年百货专柜到家销售同比增长23倍,销售占比18%。百货数字化平台覆盖1.9万个线下专柜,同比增长64%,全国门店实现商品供应链共享。
利群股份:会员大幅提升,融资规模再上台阶
利群股份年实现营业收入83.89亿元,同比下降32.5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3亿元,同比下降46.54%,主要是受疫情影响。
其中,公司零售连锁业务营业收入,.39万元,同比下降39.9%,将同期营业收入按新收入准则核算后,同比下降9.68%。
年,公司对电商板块进行了战略调整,电子商务公司根据业务模式重新调整组织架构,搭建部门团队,加速平台建设和功能开发,推广自媒体矩阵营销,会员数量大幅提升至近百万人。
年线上业务共计实现销售收入6.39亿元。其中,利群网商实现销售收入4.66亿元,占比72.93%;采购平台实现销售1.73亿元,占比27.07%。
利群融资业务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