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有摩诃山在村庄南侧,故称南峰李氏。
摩诃山位置图摩诃山,亦作磨河山,又名段山,俗名虾蟆山,本在如皋最初位于长江北岸,是古如皋城的南境。曾是如皋的一大胜境,可惜由于江流的改道,后已移至江南张家港,并消失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宋初,摩诃山位于长江北岸,是古如皋城的南境。南宋后,因为长江改道,如皋南境受江水侵蚀加剧,摩诃山竟坍入江中,成为江中孤岛,“点黛浮青,入望缥缈”。南宋祝穆《方舆胜览》载,当时摩诃山已“在扬子江中流”。清道光年间的《崇川咫闻录》载:“摩诃山在如皋县南一百二十里大江中……旧志山初连北岸,距石庄二十里,自永乐后,田没入江,嘉靖间日益漱啮,浮螺一屿,已距六十里矣。山下沙洲为江阴、靖江二县人所占据,已连苏州之常熟,反与如皋隔绝,实则县南界也。”再后来,摩诃山南的水道慢慢淤塞,至上世纪20年代完全与南岸连成一片。《寰宇记》卷泰州如皋县:“磨河山在县南百二十里,半在江水中。”《方舆纪要》卷23如皋县:摩诃山在“县南百二十里大江中。水势湍急。亦曰虾蟆山。今江岸崩圯,山去岸五十余里”。历史传闻?民国初年沙元炳先生所纂《如皋县志》中说:“摩诃山,一名段山,俗名虾蟆山。上有大圣殿。按《太平寰宇记》云:(摩诃山)‘在县南一百二十里,半在江水中……’今江又漱啮,去岸六十里。山下沙洲为江阴、靖江百姓占垦,山已连苏州之常熟,反与如皋隔绝,实则县之南界也。”《太平寰宇记》为北宋乐史所撰,始撰于太平兴国四年()成书不迟于雍熙三年()。《太平寰宇记》中说“宋初,如皋南境在摩诃山南”。指出了当年处于长江北岸的摩诃山的隶属关系。沙志所引《太平寰宇记》中的这段资料,当是所见到的关于摩诃山的最早的记载。清人徐缙、杨廷撰所纂《崇川咫闻录》(道光刻本)中对此也有记载:“摩诃山在如皋县南一百二十里大江中,一名段山,又名虾蟆山。有大圣祠。《广舆记》‘相传山多异蛇,泗州僧伽过此,蛇为分道,故立祠。’嘉庆庚申志:‘县以摩诃为屏蔽。’旧志山初连北岸,距石庄二十里,自永乐(-)后,田没入江,嘉靖间日益漱啮,浮螺一屿,已距六十里矣。山下沙洲为江阴、靖江二县人占据,已连苏州之常熟,反与如皋隔绝,实则县南界也。”比较二书所记,摩诃山距北岸居然都是“六十里”,说明从道光到民国初这近百年中长江北岸几乎没有发生过多少坍塌。关于摩诃山上的大圣院,沙志中说:“相传山多异蛇,有僧过之,蛇为分道行,因建大圣院其上。”未能交代那位令蛇分道而行的僧人系何人,而《广舆记》中记载则非常明确。说僧人就是大圣院供奉的“大圣菩萨”。大圣菩萨本名僧伽。历史上实有其人,其事迹见于《续高僧传》。他生于中亚碎叶之东北(据郭沫若考证,碎叶为唐代诗人李白的出生处)。自唐显庆二年()来华,至唐中宗景龙四年()坐化,在中土留下了许多神异故事。《续高僧传》说“天下凡造精庐,必立伽真相,额曰‘大圣僧伽和尚’。有所愿,多遂人心。”沙志未作明确交代,或许是认为这一传说有假托大圣僧伽的嫌疑吧。《崇川咫闻录》说“永乐后,田没入江”,这里的田当指摩诃山南的竹排岭。据如皋《顾氏家谱》载,摩诃山以南二十里有竹排岭,竹排岭当时也隶属于如皋,当年如皋石庄的石氏先人都葬于岭下(可参见沙志“竹排岭”条)。明代诗人丁鹏有《登摩诃山望江》一首:驱马悠悠上野山,山僧迎我过禅关。窗间波浪暗飞雪,槛外烟云晓结鬟。潮吼恐惊鼋窟宅,沙浮不受水潺湲。海门东去戈船集,多少殷忧举眼间。丁鹏,字良举,号南溟,嘉靖乙酉科举人,曾仕兖州通判。“驱马”句说明在嘉靖乙酉年前后,人们还可以驱马登山,这时的摩诃山一定还与江北如皋接壤。但查《嘉靖惟扬志》(书成于壬寅年,即年)卷一中所收如皋县图,图中的摩诃山已在石庄巡检司南的大江之中。由此可见摩诃山的与江北分离,决不会迟*靖壬寅年。照此看来,《崇川咫闻录》所说的“嘉靖间日益漱啮”应该说是有根据的,而年版《如皋县志》说“嘉靖间江岸基本稳定”,就不那么准确了。明代中叶,马驮沙并沙成岛,江面收狭,加速了长江主流速,江水直冲如皋南境江岸;加之地球气候转暖,海平面上升,造成了如皋南境江岸崩塌,此后江流改道,致使“桑田一变成蛟宫”“竹排十里化为虹”。竹排岭哪里去了?沙志考证说竹排岭已“久入江阴县境”。笔者曾就此事咨询如皋地方文化专家周思璋老先生,他说,他曾注意到江阴(现张家港)沿江一带的居民有操如皋口音者,这些人可能就是明清时代如皋竹排岭居民的后裔。清代郑见龙所修《如皋县志》说:“自永乐以来,日益漱啮,今去岸五十里,点黛浮青,入望缥缈。”按,郑见龙,字宇文,浙江淳安人,曾任如皋知县,该志始修于乾隆十四年(),次年成书。说明年前,摩诃山仍然屹立于江流之中。据考,摩诃山登陆江南的时间在清光绪后。医院的老中医戴斐然先生曾参与编撰过《石庄镇志》,如皋博物馆的徐琛先生向他了解过摩诃山的情况,戴说据他考证摩诃山正式登陆江南的时间是在宣统年间。又,徐见到石庄镇*府内有麻石一块,高约1.8米,形如磨盘,上面镌刻有阴阳八卦图纹。遂问戴此石有何用途,戴说,这原是江边的“八卦镇江巨石”。当年由于江岸的不断坍塌,引起了北岸民众的不安,有游方老道至此,乡民求其指示良方,道士说江神肆虐,吞噬北岸,必须以巨石镇之,方保无虞。因此从远方采得巨石一块,刻上八卦图纹,置于江岸边,面对大江,以求江岸免遭水患。从今天的观念看来,以石镇江之举固属荒唐可笑,但也反映出旧社会民众对江岸坍塌的无奈,以及他们保护家园的美好愿望。关于摩诃山的外貌及遗址。笔者曾于年采访过如皋市教育局退休干部朱玉勤同志,朱系张家港人,从小生活在摩诃山脚下,据他回忆,年,他在家乡上初中,几何课上学习测量时,曾测得摩诃山的高度为33米(这是高出周围地平面的高度,高出江面的高度应该不止此数)。他还说,摩诃山的外形极像一条游向大海的大鲸鱼,头东尾西,俗称虾蟆山也是根据外形而来,因为它也像一只头朝东方伏着的大虾蟆。可惜的是,如皋人心目中的胜境摩诃山登陆江南之后,早已不复有当年的景观。朱玉勤小时候看到的摩诃山,上面的建筑仅有破屋几座,一无塑像二无僧道,实在称不上寺观了。只是清明节庙会,他们还照例去摩诃山踏青游玩一通。到了年大跃进期间,沙洲县大量开采石料,摩诃山不仅被夷为平地,而且被掘成了一个方圆几十亩的大塘。摩诃山的遗址现属张家港市的大新镇。原先段山西尾有段山港,至今仍在。摩诃山为什么叫做段山?朱玉勤同志向我介绍了一个古老的传说:摩诃山原是一座横亘东西的大山,山岭逶迤,颇有气势。有仙人过此,见它阻断了南北交通,于是挥鞭一抽,山被截为三段,一段向东漂去成为南通狼山,一段向西漂去成为靖江孤山,中段留在原处就称为段山。有趣的是,南通狼山和靖江孤山都在江北,为何段山跑到江南去了?我们认为,这个传说也从侧面揭示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摩诃山原本不在江南,而在江北。摩诃山上草木丰茂,曾有如皋人于此放牛牧马。查如皋《*氏家乘》,其中有顺治十六年()*辅臣所作序文一篇,文中说到:“闻诸宗长者云:‘吾家旧居在摩诃山之麓,牛马牧于山上,屡迁而得斯居。’今山在江中,距岸不下五六十里。观吾家园中树,先人所手植者,又皆百余年物,则知我*氏居如皋者久矣。”这段文字不仅可以作为乾隆年间郑见龙所修《如皋县志》的佐证,还从侧面提供了一个信息,也就是说,“家乘”修于前,“郑志”成于后,前后相距九十年,而“家乘”称摩诃山距岸“不下五六十里”,“郑志”则称距岸“五十里”。由此也可推测出在这九十年间长江北岸似乎停止了坍塌,甚至还有南移趋势。摩诃山曾是如皋南面的屏障,在*事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国内现存最早的《如皋县志》为明嘉靖三十九年()知县童蒙吉所修,其中写道:(如皋)“以丁堰为喉舌,摩诃为屏障,*桥其出入之冲,海安其控扼之所。”明朝时,倭寇多次侵扰我国沿海地区,摩诃山也成了江防重地。沙元炳《如皋县志》中,收有贲琮所述的一段逸事。据贲琮说,他的先祖曾经上疏奏请在此山设立山寨,以备倭寇,但是由于掌权的宦官阻塞言路,索求贿赂,立寨之事遂化为泡影。贲琮家中后来一直收藏着当年上疏的底稿,眼看报国之策成为一叠废纸,他无限感慨地写道“若能归奏建元戎,东南保障胜天雄。”概括以上的内容,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摩诃山原属如皋,北宋时摩诃山“半在江水中”(《太平寰宇记》)。南宋时摩诃山“在扬子江中流”(南宋祝穆《方舆胜览》)此后,长江岸线曾一度南移。明永乐(-)前,摩诃山南二十里有竹排岭,竹排岭南才是长江。永乐时,竹排岭附近的田地已没入江中(《崇川咫闻录》)。但是,直至嘉靖乙酉()前后,摩诃山仍与江北的如皋接壤。而此后“日益漱啮”,至嘉庆壬寅()前,摩诃山已在大江之中。(《嘉靖惟扬志·如皋县图》)由于长江如皋段的不断北移,摩诃山最终登陆到江南,其时间在清光绪年后。由于江南人缺少如皋人对摩诃山的那种文化认同,如皋诗人所津津乐道的胜境摩诃山终于遭到了灭顶之灾,其遗址在今张家港市的大新镇。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