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李岚马梅若
“内地市场充满了活力,‘跨境理财通’让我们能更方便地投资内地市场,分享内地经济增长的红利。”10月19日上午,中国银行横琴澳门两地线上“北向通”业务率先落地。澳门的李先生成为中行“北向通”业务开通后的首位客户。
在中行澳门沙梨头支行,李先生完成跨境理财通“北向通”资格审核后,通过境内中行手机银行向中行横琴口岸支行在线提交了签约申请。很快,系统反馈签约成功。李先生通过中行手机银行办理了汇款,并购买了境内中行的基金产品。
当日,通过连线中行澳门沙梨头支行,一位工作人员告诉《金融时报》记者,“连日来,当地居民对北向通业务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线上线下都有很多人在咨询,不少符合条件的居民提交了开通申请。”
年10月18日下午,人民银行广州分行、深圳市中支官方网站公布了完成报备的“跨境理财通”首批试点银行名单。粤港澳大湾区三地居民纷纷争饮“头啖汤”。
10月19日,作为对服务大湾区居民需求、深化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的创新安排,备受期待的“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当日在粤港澳三地正式批复开通,实现了首批业务成功落地。“北向通”和“南向通”业务同步开展,业务落地的银行覆盖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
这意味着,即日起,粤港澳三地居民便可前往相关银行办理“北向通”和“南向通”业务,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试点将正式开张营业。
“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旨在便利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及港澳居民个人通过当地银行跨境投资对方银行销售的合资格投资产品,按照投资主体身份可分为“南向通”和“北向通”。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解释,其中,“南向通”指粤港澳大湾区内地投资者在港澳销售银行开立个人投资账户,通过闭环式资金管道汇出资金购买港澳销售银行销售的投资产品;“北向通”指港澳投资者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代销银行开立个人投资账户,通过闭环式资金管道汇入资金购买内地代销银行销售的投资产品。
这也是人民银行牵头推动的又一项金融创新举措。该试点坚持市场驱动,在宏观审慎和资金闭环管理的框架下,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居民便捷地跨境购买银行理财产品,进行跨境资产配置。
10月11日《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实施细则》正式生效以来,人民银行广州分行、深圳市中支会同广东银保监局、广东证监局、深圳银保监局和深圳证监局,扎实高效开展试点银行报备材料的审核指导工作。根据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公布的名单,截至10月18日,深圳地区首批试点银行共有20家,分别为六大国有银行深圳分行;股份制银行中,囊括了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广发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等7家股份行的深圳分行;其余为外资银行,包括东亚银行(中国)、大新银行(中国)、恒生银行(中国)、汇丰银行(中国)、南洋商业银行(中国)、星展银行(中国)、渣打银行(中国)的深圳分行。其中,邮储、东亚、大新、星展只开展南向通业务,其余银行均开展南向通/北向通业务。
业内专家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试点落地,本阶段的实践经验将为未来进一步探索个人跨境投资机制的优化建设奠定基础。
打通大湾区投资堵点
产品上市首日受热捧
“之前就很
此时,与深圳隔海相望的香港,梁先生正坐在中银香港网点内一一办理着“北向通”业务的相关手续。“以前我转到内地的资金只能存定期,现在有了更多投资的选择,我个人非常看好内地的投资市场。”梁先生说。
“整个过程很方便,很快就办好了。”他告诉记者,自己之前已在深圳开立账户并开通手机银行,这次只需在中银香港任意网点新开一个投资专户,完成资格审核,通过内地的中行手机银行APP,就可以完成剩余的签约操作。
在大湾区“跨境理财通”正式开办的各银行网点,“南向通”“北向通”业务都受到了当地居民的广泛
据悉,与现有“沪港通”“深港通”、互认基金等跨境投资机制相比,在“跨境理财通”业务项下,居民使用个人账户在跨境市场进行投资决策更为直接。而在沪深港通和互认基金机制下,居民并未在对方市场开立账户,只能使用本地账户通过证券公司或银行渠道跨市场购买产品。
为投资者看重的另一个原因则是,“跨境理财通”涵盖的产品类型更加丰富——在境内,包括中低风险的理财和基金产品;在港澳,则包括定期存款以及中低风险的基金和债券产品等。对此,刚刚通过“粤澳视频连线”成功办理“南向通”业务的广东刘女士深有感触:“港澳投资产品种类较境内更加多元,除了国内还可以投向欧洲、亚太等全球主要金融市场。‘跨境理财通’的推出,为我投资境外资本市场提供了新通道。”
“跨境理财通实施细则公布后,相关投资者问询显著增加。”中行广东分行个人数字金融部总经理林彤介绍,围绕投资者最关心的产品,该行精选百余只理财产品和公募基金,并推出多种优惠权益,突出甄选差异化和投资类产品平台化,用以满足港澳及内地投资者多元化的财富管理需求。
首发产品纷纷落地
双向市场潜力显现
截至记者发稿时,随着各家银行推出的“北向通”“南向通”首发产品纷纷落地,“跨境理财通”业务在大湾区顺利“通车”。
值得一提的是,为全面满足粤港澳大湾区三地居民办理香港、澳门、南向、北向、线上、线下的“跨境理财通”业务需求,各家银行可谓用尽浑身解数。
根据批复,工行已在大湾区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及香港、澳门具备了办理“跨境理财通”业务的资格。针对湾区客户需求特点,工行首批遴选了余支产品,为上述地区符合资质的个人客户提供多样化选择。
此次,中行则联合两地具有较强投研实力和影响力的资管公司,精选超过只跨境理财通产品,其中“北向通”产品包括上百只理财产品、近百只基金产品,提供丰富、完整的产品体系,类型包括货币类、固收类、混合类、权益类,期限涵盖日、周、月、季、年及更长期限。
记者同时从平安银行了解到,该行在“北向通”方面优选“活稳优”明星理财,吸引偏好稳健的港澳客户,并联合内地头部基金公司甄选港澳客户专属公募基金,具有申购费率低、服务体验佳等特点;在“南向通”方面,该行与香港华侨永亨银行达成合作,多方联动满足内地投资者多样化的投资需求。
“在产品选择方面,考虑到市场环境和投资者需求,当前北向通和南向通均以中低风险产品为主,确保‘跨境理财通’平稳启动。”浦发银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9月中下旬我们就已做好‘跨境理财通’相关业务准备,并配置专业的理财经理及跨境服务队伍。”
那么,目前“跨境理财通”覆盖了哪些类别的产品?有何特别考虑?未来前景如何?对此,中行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给出了详细解答与预判。
围绕客户核心需求制订“跨境理财通”产品,无疑是最核心的策略。以中行为例,这位负责人介绍,“北向通”重点考虑港澳居民“较低风险偏好、较长持有以获得较高收益”的投资需求,以R2和R3风险等级为主,其中约60%为“固收+”产品,满足客户主流需求;约35%为偏股基金,满足客户获取高收益需求;约5%为短期限产品,满足客户最低风险偏好需求。
而“南向通”产品,中银香港和中行澳门分行在符合监管规定的范围内,提供丰富的基金、债券、定期存款产品供客户选择,产品涉及的币种包括人民币、美元、港元、欧元、英镑、加元等,线上交易渠道便捷通畅。
“从中行近期接收的客户问询来看,预计‘跨境理财通’业务在双向市场均存在潜力。”中行上述负责人分析,“北向通”方面,随着港澳居民投资内地银行理财和公募基金的便利性增加,北向资金有望继续提升内地财富管理市场规模。“南向通”方面,预计将主要吸引有意尝试外币投资和全球市场投资的客户参与。
外资行争相参与
跨境投资领域竞争或日益激烈
值得
其中,作为首批试点银行之一,恒生中国携手母行恒生银行通过“跨境理财通”为大湾区客户提供超过种理财产品。“‘跨境理财通’开辟了个人跨境投资新通道,促进了大湾区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恒生中国副行长兼财富管理及个人银行业务主管秦宜表示,希望通过优异的产品筛选能力以及丰富的跨境服务经验,为大湾区客户提供更契合需求的产品及优质的金融服务。
花旗银行则称,对于来自内地的南向通客户,将在“跨境理财通”的框架下,透过遥距渠道及分行网络为他们提供接近种中低风险类型的财富管理产品,包括债券、基金,以及多种外币服务。(香港)花旗银行19日宣布,与广发银行建立策略合作伙伴关系,就“跨境理财通”为大湾区客户提供跨境财富管理服务。
“跨境理财通”为业务开办银行带来的利好不言而喻。不过,可以预见的是,中外资银行在跨境投资领域的竞争也将日益激烈,中资银行如何应对挑战、保持竞争优势,值得思考。
“‘跨境理财通’业务的主要挑战来自跨境投资者保护。”在谈及挑战时,受访业内专家向记者表示,由于粤港澳境内外金融市场提供的产品存在差异,跨境客户对市场以及交易规则的了解程度不及本土客户,从业机构将面临持续开展跨境投资者教育和保护的挑战。
专家认为,商业银行应担当主体责任,帮助客户降低三地金融市场和法规差异带来的信息不对称,通过专门的跨境投资者保护机制安排,明确个人投资者风险评估机制、营销合规审查机制、产品信息披露机制、金融纠纷解决机制等,并且通过良好高效的分工协同机制确保相关工作能够落实到位。
采访中,不少银行表示,后续将全力推动“跨境理财通”业务进一步落地见效,未来发展将更值得期待。
工行表示,“跨境理财通”将按照*策要求,全流程采用专户专用闭环管理,以及总额度和个人投资限额管理,保障业务合规安全运行。
据悉,中行已从四个方面做出安排:一是由总行统筹组织,联通集团境内外商业银行和各家综合经营公司,致力打造“跨境理财通”首选银行品牌;二是依托大湾区千余家机构网络布局,建立大湾区机构对接关系,实现境内外的紧密合作,为客户提供周到的跨境服务。三是突出甄选差异化和投资类产品平台化,在为“跨境理财通”客户提供丰富、完整的产品选择。四是发挥“金融+科技”服务优势,向客户提供便捷的线上化服务渠道,客户通过“跨境理财通”模块进行交易,投资产品情况、额度管理等一目了然,尽享跨境投资便利。
此外,平安银行称,随着“跨境理财通”业务获批开业,该行还将进一步优化跨境业务战略战术,持续升级加码跨境业务。浦发银行亦表示,将积极布局“跨境理财通”业务,发挥协同效益,为“跨境理财通”合格投资者不断提供优质财富管理服务。
银行积极参与
市场热烈响应
实际上,早在年6月,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澳门金融管理局联合公告,拟在粤港澳大湾区开展“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此后市场对此一直高度
年2月,三地金融监管部门共同签署《关于在粤港澳大湾区开展“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的谅解备忘录》,明确“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各方监管职责和协调配合机制。年5月,人民银行会同银保监会、证监会拟定了《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实施细则》公开征求意见,从投资者资质、投资产品范围、投资者保护、跨境资金流动管理等方面对“跨境理财通”业务进行全面规范。9月10日,该细则与港澳地区实施细则同步发布,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经过细致准备后正式启动。
从试点落地首日数据来看,业务也呈现覆盖范围广、主体类型多、业务品种丰富的特点。据初步统计,19日上午业务开通一小时后,大湾区境内9市、香港和澳门均已有业务体现。内地代销银行已成功通过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为港澳个人投资者办理“北向通”投资资金入账41笔,涉及金额.6万元。内地合作银行通过代理见证服务,协助港澳销售银行为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个人投资者开立“南向通”投资户个,成功汇出投资资金8笔,涉及金额39.8万元。
“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金融机构名单的公布和业务的落地,标志着区域性金融开放试点又取得了新突破。”招商证券研发中心董事总经理谢亚轩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特别是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南沙自由贸易试验区牢牢把握国家赋予的建设先机,在“跨境理财通”首批试点业务落地中积极部署、率先垂范,通过线上签约、代理见证开户、线上风险测评、远程购买产品等全流程远程办理服务。
更好满足旺盛的跨境金融服务需求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跨境金融业务也是大湾区金融工作的重点。管涛对记者介绍,年以来,围绕如何推动跨境金融创新,年形成的《粤港澳大湾区金融融合发展研究》课题成果提出的35条*策建议中有22条具体建议在年5月出台的《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有所体现。
“这促进了各项金融*策早落地、早见效。”管涛表示,《意见》中需要人民银行深圳市中支落实的具体措施中,有21条措施早在年10月份就已落地,年以来,则进一步落地了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和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试点,“跨境理财通”也在稳步落地。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中,人民银行深圳市中支牵头的4项工作也取得重要进展。此外,深圳资本项目数字化服务试点等多项跨境金融创新试点走在全国前列,“出口跨境电商直通车”业务等多项跨境试点业务规模位居全国首位。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策的落地,原有市场需求逐步得到满足的同时,新的市场需求还会持续涌现。管涛表示,粤港澳大湾区经贸往来密切、人员交流频繁,居民个人在区内跨境工作生活非常普遍,对跨境理财存在较大需求。一方面,港澳地区个人希望购买内地银行的理财产品,进一步拓宽到内地投资的渠道;另一方面,内地居民希望购买港澳银行的投资产品,实现个人资产配置多元化。
据管涛介绍,“跨境理财通”从机制设计上考虑了防范跨境资本异常流动风险。他解释,资金实现闭环汇划和封闭管理,使用范围仅限于购买限定的投资产品,资金均通过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结算,资金兑换在离岸市场完成。此外,采取额度管理模式,南(北)向通初始额度上限为净流出(入)亿元,单个投资者额度不得超过万元人民币。
在谢亚轩看来,“跨境理财通”的落地有几项重要意义。一是双向“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是内地金融双向开放的新尝试,有助于进一步丰富三地个人投资者的跨境投资选择;二是为各金融机构拓展业务、实现更多业务场景创立了条件;三是进一步推动了金融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而管涛则强调,“跨境理财通”试点有利于探索个人资本项目跨境交易,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此外,也有助于增加离岸人民币外汇交易,推动国际支付和外汇交易环节的人民币国际化。
对于下一步的工作,人民银行广州分行、深圳市中支表示,将继续发挥好金融改革主力*作用,稳妥有序开展创新试点。积极开展“跨境理财通”试点宣传,指导银行依法合规展业,与港澳金融管理部门一同做好投资者保护工作。支持市场主体用足用好金融改革的*策红利,以实际行动推动粤港澳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