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距离“新十条”发布已满一周,民航市场也快速恢复。
航班管家数据显示,12月13日,全国民航执行客运航班量架次,同比年下降12.5%,恢复至年的50.1%,环比上周同期提升73.9%。
其中,国内航班量架次,恢复至年的60.1%。
那么在过去一周里,哪些航司和机场航班量增长速度最快、正在加速走出疫情?
两家航司航班量超疫情前
“新十条”发布第一周(12月7日-12月13日),国内40家客运航司(重庆航空执行的CZ代码航班,计入南航航班量)共计执行班航班(含港澳台和国际航班),恢复到年同期(即年12月7日-12月13日)的51.1%。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对比年同期,已有两家航司的航班量率先“满血”。
其中,龙江航空在过去一周执行航班97班,相比年同期的航班量,恢复率达到.3%。
紧随其后的是湖南航空,在过去一周执行航班班,恢复率达到.5%。
值得注意的是,两家航司都在疫情期间发生了股权和管理方面的变动。
湖南航空方面,虽然湖南省在疫情前就已成为湖南航空二股东,但湖南航空真正从红土高原转场三湘大地还是在年下半年。转场后,湖南航空也获得了湖南省的真金白银和*策支持,快速发展。
而龙江航空方面,在年三月新股东入主后,在市场布局、运力投放和经营状况上有明显变化,对外合作和投资方面也取得不少进展。
两家航司的航班量率先超过疫情前同期,除了市场恢复,你认为是否也有新股东在经营管理上的助推呢?
这些机场恢复率意外最高
再看机场的航班量恢复情况。
全国40座千万级机场,上周进出港航班总量为班,恢复到年同期的47.2%。
其中,恢复率最高的是北京大兴机场。在没有国际和地区客运航班的情况下,最近一周北京大兴机场航班量达到班,较年同期,恢复率达到83.5%。这或许也与大兴机场在年9月刚刚投用,年12月仍有不少航司和航班未转场有关。
此外,经历了近三个月管控、11月末才逐步恢复航班的乌鲁木齐地窝堡机场,最近一周航班已恢复至年同期81.6%的水平。
在此之后,沈阳桃仙、济南遥墙、三亚凤凰等三座机场恢复率分别达到70.2%、69.4%和64.7%,恢复率排在千万级机场的第3-5位。
恢复率最低的是北京首都机场,上周共有进出港航班班,仅为疫情前同期的18.5%。
此外,与北京首都同是国内三大国际机场的广州白云、上海浦东,最近一周的航班恢复率分别为29.2%和35.3%,恢复程度在千万级机场中排倒数第二和倒数第四。
13家航司航班量至少翻一番
梳理完航司和千万级机场的恢复情况,我们也看看“新十条”第一周,哪些航司和千万级机场航班量较此前一周增幅最大。
国内40家客运航司“新十条”发布后共执行班航班,较前一周(11月30日-12月6日)增长76.3%。
其中,13家航司的航班量至少翻了一番。
增幅最大的是桂林航空、大新华航空和长安航空,航班量分别环比增长.0%、.0%和.8%。
机队规模在架以上的大型航司中,山东航空航班量增幅最大,环比增长.5%。
而三大航中,中国国航的航班量环比增长.3%,是三大航中唯一一家航班量翻倍的。这也与此前国航主基地北京受疫情影响严重、航班基数较低有关。
虽然整体上看,“新十条”后航司航班量有明显增长,但也有一些航司例外。
数据显示,天骄航空近一周的航班量仍为0,是“新十条”后唯一一家航班量仍为0的国内客运航司。
天骄航空管理层透露,这主要是由于疫情,呼和浩特静默时间比较长,超过30天需要与局方申请,后疫情这个短暂时间,旅客出行意愿也还不是很高,尤其三四线城市之间,所以稍微推了一下,先保证安全,预计最近就会复航。
此外多彩贵州航空和幸福航空,最近一周的航班量分别环比增长18.1%和13.5%,增长幅度也较小。
14座机场航班量至少翻一番
民航内参也获得了国内千万级机场的进出港航班量数据。
过去一周(12月7日-12月13日),全国40座千万级机场进出港航班量为班,环比前一周增长75.0%。14座机场的航班量至少翻了一番。
其中,航班量增幅排名前五的分别是重庆江北、乌鲁木齐地窝堡、郑州新郑、石家庄正定和呼和浩特白塔。这五座机场都有一个共同点——最近一个月里仍受疫情影响严重,导致航班基数相对较低。
与航司的情况相同,40家千万级机场航班量增幅差距也很大。
其中,长春龙嘉机场过去一周航班量环比增长仅12.2%,增长幅度最低。贵阳龙洞堡和厦门高崎两座机场,过去一周航班量分别环比增长30.2%和25.6%,增幅也较低。
对于“新十条”发布第一周国内航司和千万级机场的恢复情况,以及未来恢复前景,你有什么想说的或认为还有哪些挑战?欢迎文末留言~